路不拾遗的意思
1、中文课上,教授要求把"路不拾遗"这个成语引申一下。
2、路不拾遗读音是lùbùshíyí,是指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拾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3、来到RomanceCar终点站后,我就去值班室的窗口,向里面的工作人员报上了名字和原因。透过窗口我已经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手提包。工作人员检查了我的驾照,然后认真的和护照上的名字进行对比,确认无误后,才把手提包给了我。拿到了手提包我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当时我兴奋的不知如何感谢他。这天刚好是情人节,手提包里有许多办公室女同事送的情人节巧克力。我就借花献佛拿一包给了他,以表谢意。
4、这个小镇的治安还算良好,居民虽然不能夜不闭户,少大家路不拾遗。
5、当今世界,哪个国家也不可能真正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6、(语法):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形容社会风气好。(路不拾遗的意思)。
7、官吏廉明,上行下效,这个地方确实已经达到路不拾遗的境界。
8、这些经历让我相信“路不拾遗”在日本真不是“神话”。“路不拾遗”的民风让生活变的轻松,偶尔带来“想不到”的惊喜。
9、(解释):户:门。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10、夜不闭户: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11、文章发表后7天内的“赞赏”金额暂由编辑部代收,1/2为作者稿酬,1/2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10天左右用红包形式发放给作者,如超过半个月没收到,请主动与主编联系。打赏总额低于10元不发稿酬。后续赞赏不再发放。
12、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一个民族乃之一个国家的高境界。一个社会的整体环境和生存质量,是由综合性诸多因素推动促成的。一个有进步意义的对比和借鉴,往往会产生鲜明距离和实用价值。地球上任何物体,既有阳光的一面,又有阴影的一面。如果说,一个社会勇于良智地摒弃不良的东西,寻求对自我发展有借鉴和提高的方式,而这个民族的世界地位,就会升级到生活品质和立足能力的较高境界。
13、 秦孝公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可是在这之前,老百姓都不信任官员,秦王颁布的法令很难推行下去。秦孝公决定要改变老百姓不信任朝廷的心理,于是,秦孝公任用商鞅为重臣。商鞅建议,要进行变法,废除旧的法制,重新制定新法,废除维护家族荫庇的旧法,实行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
14、“路不拾遗”的成语故事: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妇人把给母亲治病的钱装进包袱,急匆匆回娘家看望母亲。过武阳镇时稍微歇息,不小心将包袱留在路边。过了很久才想起自己的包袱掉了,急得直哭,人们告诉她武阳镇的人是路不拾遗的,她赶忙回去找到了她的包袱。
15、商鞅变法启示人们,事无大小,遇到难题不能解决,哪怕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一定要想到去变化,用合理的变化来解决难题。
16、就当前世道人心而言,能够做到路不拾遗的君子,恐怕为数不多。
17、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每篇故事都如同一个个智慧的锦囊,帮助开启小朋友人生的智慧之门。
18、这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很好,人人路不拾遗,家家夜不闭户。
19、(解释):浑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20、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风气,在我们这个“双文明村”已经实现了。
21、让所有外国人惊讶的是,日本的失物招领处不仅有捡到的实物还有大量现金!2016年日本东京都警察局收到了7亿日元(大约2亿人民币)被捡到的现金。后大约3/4的现金实现了物归原主。
22、小村之中都住的是同性的人,大家多少都沾亲带故的,彼此之间也算和睦,甚至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之景。
23、这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很好,人人路不拾遗,家家夜不闭户。
24、这时候,有人劝慰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
25、(出自):元·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刚道个一声儿恶人回避,早激的他恶哏哏闹是非,那里也见财起意。”
26、(出处) 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27、(语法):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28、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29、诗歌、散文、随笔、小说、报告文学、杂文、文学评论等均欢迎。如提供适合文章的配图更佳。
30、5月21日,田某带着满满的谢意,将“爱岗敬业为民服务,拾金不昧物归原主”的锦旗送到了保卫科李永彬和王磊的手里,并对他们再次表示感谢。
31、回望过去古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才发现现今社会人心不古啊。
32、古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在我们这个文明村已经成为现实。
33、之前,我们在川口团地居住时,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便还像国内的习惯一样,负责天天挂门上锁。记得有个晚上忘记了,早晨起来让我还很后怕的。儿子说:挂与不挂一个样。但我还是坚持履行我的责任,天天晚上检查门是否锁好。后来,有几次我和老伴哄孙子到团地广场遛达,可儿子儿媳他们后下楼时却门也不锁就走了。开始几次,我还埋怨年轻人忘性大不锁门;可时间一长,类似的事情发生多了,我们也就入乡随俗、习以为常了。
34、 村人用金子请了好的工匠,在村中开了一条水道使全村的果园都得到充足的灌溉水。第二年,所有的果树都结满又大又香的果子,人人脸上堆满了笑容。
35、有一次坐小田急RomanceCar回家的时候,由于满脑子都是刚去世的姥爷在我小的时候带我在公园玩的场景,下车时就把手提包忘在了车上。包里有刚从瑞士领馆领取回带有签证的护照。再有两个星期就要去日内瓦出差了,如果护照丢了可就麻烦大了。我就直奔车站出口的值班房,告诉那里的工作人员我的包忘在车上了,里面有护照。工作人员告诉我不要着急,然后仔细讯问了手提包式样,颜色和车次。问完后就开始和正在行驶的列车工作人员联系。大约30分后,车站喇叭里传出了呼叫我名字的声音,我就又来到了车站值班房。工作人员告诉我手提包已经找到,放在RomanceCar终点值班室,我可以坐10分钟后开往终点的车,去那里取手提包。这时我才从焦急不安的等待中平静下来。
36、条件是:第社会正义得到广泛认同,各阶层祟尚道德操守,民风淳厚。这是先决条件,因为没有道德操守的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什么坏事做不出来?没有道德底线的人,除了自己,他能认同谁呢?
37、爹爹常说,华下天府是文化礼义之邦,王道教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仁义和爱。
38、那么,全球都在渴望吹拂的“路不拾遗”和谐之风,又是何时成为弹丸之地的日本民间“自然平常”的现象,并引领着对我们有过苦痛、对世界有过争议的民族迈向如此的台阶呢?于是,我把自己所见所闻的平常琐事进行梳理,却又让思想在澄清疑虑中更新了认识。
39、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给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大环境,并非轻描淡写地涂抹上几笔色彩,并非只偶尔地出现过那么一两次,也并非只发生在少数人的身上,而是春风化雨般的渗透到全民性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像一种审定的道德规范一样,从降生接受启蒙教育开始,便由浅入深地规范着做人的日常行为。所以,我们平时无论走在大街或商场,在家里或公共场合,所见所闻的“路不拾遗”行为,则是一种极为平常普通的自然现象。
40、(近义词)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拾金不昧、霁月光风、路无拾遗
41、官吏廉明,上行下效,这个地方确实已经达到路不拾遗的境界。
42、(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3、人寿年丰: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44、(语法):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45、《汉书·货殖列传》:“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
46、又见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47、初闻这些道听途说的信息,我还真有点半信半疑。一个社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文明境界,其人文环境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和层面呢?带着这些陌生的不解和疑虑,我还是坚信家乡那句“百闻不如一见”的老话。
48、(造句)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
49、其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风气,与绿茵场上培养足球运动员一样,基础的还是应该从孩子抓起。日本的足球从娃娃抓起尝到甜头,而孩子的法制教育则起步更早。自孩子3周岁上幼儿园起,老师便进行法律常识的灌输,告诫孩子们似懂非懂的一些道理,什么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绝不能视为己有呀,什么即使捡到的东西也要主动交公呀,什么如果不交公视为己有是种偷盗违法行为呀……等等。在苦口婆心的启蒙教育中,使每个孩子的幼小心灵,便早早地就打下了“路不拾遗”的烙印,从而为普及和提高全民性的良好习惯铺筑了宽阔平台。
50、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桃枣廕于街者莫有援也,锥刀遗道三日可反。三年不变,民无饥也。”
51、二是先占制度有悖于我国强调公有,路不拾遗,拾金不昧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准则。
52、如果一味地走老路,只会越走越窄。“改则进”,改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酝酿的一种特殊形式,人只能当“弄潮儿”顺应历史的潮流,并积极推动它,而不是当时代发展的“绊脚石"。
53、原义:是路人看见道路上的失物而不会据为己有,用来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54、释义: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55、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代,会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贞观之治的历史魅力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在这个时代,中国忽然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唐朝以后,历代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都十分关注这个问题。
56、 在日本爱知县,和来日本云游的《作家在线》主编尚书先生合影
57、(造句)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
58、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59、描写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时期的社会情况。
60、(lostarticlesarealwaysreturned;noonepicksuplostarticlesonthestreet-apeacefulandprosperoustime)
61、周钰林,江苏苏州人,已过天命之年,初学写作,满是回忆。
62、学习雷锋不是空喊口号,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你的好。不要吝啬举手之劳,不要每天满腹牢骚,不要错过雪中送炭,不要忘记他人恩典,不要握手有气无力,不要嘲笑路不拾遗。学雷锋日,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