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儒家经典名句(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03 08:04:40

儒家经典名句(篇一)

1、大意: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2、孔子在这里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这样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清晰,更加令人信服。这里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顶真。这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古诗文中经常见到。它的大特点就是语言凝练,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3、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5、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6、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呀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8、徒传辟谷法,虚受烧丹经。只自取勤苦,百年终不成。

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论语》

10、(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11、译文: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12、听其言而观其行。

13、孔鲤听完以后,问道:“那么父亲的意思是说君子一定要善于修饰自己了。可是您不是经常教导我说,君子只要保持本质就可以了,不需要讲究文采吗?”

1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5、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7、乃知王者心,忧乐与众同。皇天与后土,所感无不通。

18、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19、“事核而实”,内容真实,有案可稽;

20、见得思义。

儒家经典名句(篇二)

1、译文:君子团结但是不搞帮派,小人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2、注: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3、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5、注: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6、交友: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德不孤,必有邻。

8、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

9、大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大意: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大的好事。

12、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论语》

13、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

14、人要说话算数,做人诚信很重要,人一旦失信让人在次相信很难,说话办事就能体现一个人的人品,所以平时说话不要信口开河。

15、(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16、注: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论语》

18、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1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

20、(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儒家经典名句(篇三)

1、广结天下善缘,助力全球华人!

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3、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4、(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5、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6、(赏析)孔子的这几句话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主张在《论语》中多处可见。

7、(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8、或者天降沴,无乃儆予躬?上思答天戒,下思致时邕。莫如率其身,慈和与俭恭。

9、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10、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儒虽旧教,其命维新;孔虽旧人,其命维新。那些讲国学的永远不懂,常变常新才是孔子的内核。

11、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4、译文:君子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役使老百姓,老百姓却没有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心;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15、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6、(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17、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9、大意: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

2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儒家经典名句(篇四)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译文: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有仁爱心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产生害怕的心理。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译文: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论语》

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7、(赏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的人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他广招门徒,不论什么种族、氏族,都可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打破了等级制,强调了教育的社会化、大众化。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创了中国古代似学的先例,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奠定了基础。

8、(解读)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历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了这句名言的正确。唐太宗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骄傲自满起来,在攻打高丽(朝鲜)时惨遭失败。唐玄宗刚登基做皇帝的日子里也算英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成绩后就骄傲起来,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衰落。

9、译文: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10、大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

12、解释: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孔子经典语录大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3、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

14、大意: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答: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16、“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什么仁德的。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这才是个君子啊。”

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8、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

19、(《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20、养心莫善于寡欲。

儒家经典名句(篇五)

1、注: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2、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题海图屏风元和己丑年作。

3、(解读)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自己的体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行:运行,运转。健:强壮有力。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9、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论语》

11、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2、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五》

1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论语》

14、(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温故而知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6、凝为悠悠云,散作习习风。昼夜三日雨,凄凄复蒙蒙。

17、大意: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20、大意: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