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什么(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03 19:44:31

20句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什么集锦

1、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2、那你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吗?

3、信念:配合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为什么做,有什么意义)

4、正确理解孔子这个命题的意义,涉及到孔子关于君子小人的判别逻辑,以及之所以做出这种结论的道德观念依据。只有将这两个方面在内在联系上加以贯通,才能准确理解孔子的真实意图。

5、《论语》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扩展资料:《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6、这里所说的“孟子为什么走上了歧途”中的“孟子”,实际上包含了像孟子一样没能真正理解孔子思想体系和精髓的“所有人”。这个“所有人”,包括大众和所谓的“学者(古代称为大儒)”在内。

7、子贡说:“敢问再次一等的。”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0、——经典名句你是这样理解的,其实人家是那么说的。你理解得不对。比如“言必信行必果”,后面还有六个字,“硁硁然小人也”,孔子的意思是“言必信行必果”不是什么好的行为。那是小人做的事。

11、我们认为,孟子关于“言信行果”逻辑的论证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不但没有意义,反而造成了逻辑上的“进一步”的“混乱”。

12、看完上段译文,大家可能会有疑惑,信是儒家推崇的五常之孔子怎么会说出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行径这种话呢?

13、言归正传。有子的解释比孟子的要合情合理而且合乎逻辑。相比之下,孟子的解释反而是越说越乱,而且,这种解释已经远远地背离了孔子的原义与原意。

14、《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

1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6、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拼音:yánbìxìn,xíngbìguǒ。释义: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译文: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的固执己见,简直就是个顽固不化的小人。近义词言而有信拼音:yánéryǒuxìn。释义: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17、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18、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硁然小人哉。”

19、我们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上期(《人性“本善、本恶、性善恶混和无善无恶”四方对立的裁决》)文章中涉及到了孟子论“四端之心”时单单剔除了“信”的问题,为了避免该期文章结构的“胖瘦不匀”问题,才单辟此文予以讨论。

20、作为专注员工,必须学会很好地执行。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既要灵活理解上级决策,又要在工作中灵活执行。不要拘泥于上级决策而死板执行,而要创新上级决策而开拓执行。执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和创造效益。至于采取什么方法执行,那你开拓进取的好了!

40句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什么集锦

1、就是我们要能够判断是非黑白,要具备清晰的分辨能力,谨言慎行,你要说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话,然后才能说我做的,做我说的。

2、其第一高徒——后来被称为“亚圣”的孟子,采取了“偷换概念”的方法试图为孔子“开脱”。董仲舒、朱熹和王守仁干脆“置之不理”,仍然坚守“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说。

3、他经常跟我们说,做人要‘言必行,行必果’。

4、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就是去边远的少数民族居庄的地方,也是不能废弃这些原则的。”

5、敬请进站看:震撼影视阅:精彩文章

6、那么是不是说“言必信,行必果”就不重要了呢?其实不然,孔子还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可以说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品德,但是做到这些还不够,还要懂得变通,“唯义所在”。

7、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士?”孔子说:“行为知耻,出使四方而不辱君命,就是士了。”

8、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9、可见,孔子一方面继续认可“信”,因为言必信的人勉强也算士;另一方面,他将言必信的人放在了行而有耻、举止孝悌,事君、事父、事兄尽力得体之后。

10、言必信行必果是一个汉语成语,它的意思是指说出来的话一定要足以让人们信任,行动了就一定会有结果。现在一般都泛指我们的领导干部,在为基层老百姓说话办事时,必须做到说的话一定守信用,为群众解决的实际困难和一些急、难问题,确实要办到,而且要办好。

11、执行力,就是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作为一个团队或者一名员工,在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就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

12、在《论语·子路》里,孔子与子贡讨论士的标准时已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是从反面来否定“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孟子也从正面来表达“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可见,孟子的学说在很多方面都的确是与孔子一脉相承的。

13、原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4、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指说出的话一定要足以信任,行动了就一定要有结果。原句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6、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解释。在《论语》中,此语的上一句话就是“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若将两句话;联系起来读,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子贡问,有没有说了一句话便终身行之的人呢?孔子答,对待这件事要以“恕”对之。即使他做不到,也要宽恕。自己做不到,别要求别人做到。

17、领导如果要取得群众的信任,那就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18、(2014)

19、意思:说话一定要算数,行动一定要坚决、果断。

20、子贡问:“敢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出言必定守信,做事必有结果。这是像石头一样固执的小人啊!但也算是次一等的士吧!”

60句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什么集锦

1、觉得不错,请点在看转发!

2、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记录孔子语录的《论语·子路》,此句全段是:

4、第可不可以用泛指所有人的“人”代替“大人”?

5、·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如果大人的概念中不包含惟义所在,那么,这样的大人还应不应该再称为“大人”?如果不应该,那么,这样的大人是怎么拥有赤子之心(品德纯粹善良)的?

7、言必信行必果中国画翁妙莹

8、损害他人人格,快乐一时,伤害一生。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它另一样东西,学会感恩。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

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0、言必信行必果的翻译和告诉人的道理这句话是说说道就要做到,做了就要有始有终.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翻译后的字面意思。

11、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具体是怎么回事。

1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3、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意思是,大人物(或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14、·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5、显然,这里的“信”与作为天之道的“诚”,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概念。

16、出处: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

17、《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9、关于“言必信行必果”,《论语》中的原话是:

20、子贡说:“敢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乡亲们称赞他尊敬兄长。”

80句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什么集锦

1、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语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的意思就是只要说过就要去做,既然去做了就一定要有个结果,不能言而无信,半途而废。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到后,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我们坚持了之后,也不会后悔。专注即代表着的执行力,专注员工都能全心全意地实施管理阶层的决策、任务等规定的事项,从不寻找借口或抱怨什么,具有极强的任务意识和执行力。

2、这个彻底颠覆普通人“三观”的命题,也令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大儒们头痛不已,并试图从各种角度去加以解释和“掩饰”。但是,由于并没有真正领会孔子思想的精髓,所有的解释和解说,让人听上去和思考下来,都在逻辑上感到“不合常理”。

3、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之举,这种强拉硬扯,不仅没有真正维护孔子的“形象”,反而使孔子因此而“蒙羞”。

4、其实,孔子并不是认为说话诚实守信,行为追求结果是不对的,他否认的是那些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贯彻言行的做法,做出这种事的人是小人。

5、·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6、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7、所以,只有符合义的标准,这个诺言才应该而且能够被践行,否则,就完全可以弃之不顾。

8、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孔子说:“做事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士了。”

9、译文:子夏做了莒父地方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图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10、意思是"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这是个浅薄固执的小人呀

11、这是孔子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儒家的一贯思想呢?我们可以到他的继承者孟子那里看看。

12、《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1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14、撒播美丽,收获幸福,仪表是一种心情,仪表是一种力量,在自己审视美的同时,让别人欣赏美,心灵瑜伽——调适、修炼、超越。

15、什么意思?这段对话其实是子贡向老师孔子请教的问题,子贡想知道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士”,孔子把它分为三等,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就是第三等。翻译如下:

16、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7、·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18、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这样的普通人啊!大概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19、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20、《论语》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100句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什么集锦

1、·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言必信行必果,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造就一个人。

3、从理论起点上看,孟子根本就没有正确理解孔子“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命题的真正含义。甚至连圣人、大人、君子和小人这样的概念含义都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才出现了“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种概念混乱和逻辑层次不分的言论。

4、孟子的这两段话,是不需要注释和解释就都能看懂和理解的两段话。

5、二傻子们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终于学到一个知识。我要记住喽,有空向别人炫耀。

6、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董仲舒、朱熹和王守仁都直接回避了这个问题,只有孟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涉及”,并力图进行一下“修正补偏”。

7、《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8、言:说,言者意之声。必:一定,将会。行:行动、做、实践。言出必行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第十三»“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以可以为次矣。”

9、言必信,行必果,令行禁止,是我们这所学校师生言行的基本准则。

10、例句: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11、这就意味着,如果能做到“惟义所在”,那么,每个“人”就都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了!那么,孟子为什么还要单独提出只有“大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呢?

12、实际上,这句成语早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子路》里的“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3、意思其实再明白不过了,孔子所谓的“言必信,行必果”并不是我们普遍认为的高大上道德准则,而是比较低级的普通人的表现。这里有两个概念一定得搞清楚:第“士”基本上指的是“士大夫”,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参政者,而且是君子。第文中的“小人”绝不是跟“君子”相对的概念,而是指的平庸之人,也就是普通人。明白了这些,就容易理解孔子这种“毁三观”的观点了。其实他说的一点都没错,关键就在于他的认知层面比我们高一个层次,已经上升到信仰的高度了,而不单单是做事。

14、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15、信,从一个人的角度看,调节的是人的言与行的关系,从一个人的外部看,调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不是根本的东西。根本的是人自身的修身,是人的行为是否发自内心(诚于心而形于外),是否符合道义。

1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用另外一位圣人孟子,他说的更加直接,《孟子离娄章句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19、译文: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便出来告发。”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与这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了。”

20、其实,那个浅尝辄止的家伙解释的也是错的。他浅尝辄止,专骗那些从不读书的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