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5个(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07 08:24:21

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5个(其一)

1、 有一天夜里,当天经过一片山林时,忽然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躺着一只老虎。他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拉弓搭建,对准老虎就射。可是,那只老虎不动也不吼。

2、于是,张良跪在地上,老人心安理得地伸出脚让张良把鞋穿上,然后老人就笑着离开了。张良十分吃惊地望着老人的背影。谁知,那个老人走了几步又转过身来,对着张良招招手,示意张良到他跟前儿去。

3、言而有信(yánéryǒuxìn):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4、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5、《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6、(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7、楚王见毛遂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一时惊呆了,不知怎么办。毛遂又继续说:“楚国是个大国,地方五千里,雄师百万,按理说应该称霸天下。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强大的楚国在秦国面前,竟然胆小如鼠,以前秦将白起只带几万军队攻打楚国,一举就攻下了你们的国都郢城,再战烧毁了你们的祖坟。这种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都为你们感到羞耻,可是大王竟然对此无动于衷!所以,楚、赵联合抗秦,不仅仅是为了赵国,也是为了楚国!道理是如此简单,大王竟然在我主人面前斥责我,不是太没道理了吗?”

8、金钱有价,诚信无价。然奸诈者,当诚信为手中的筹码;自私者,视诚信为身上的累赘;真诚者,则当诚信为无价的美钻。

9、据不完全统计,与湖北相关的成语多达500个以上。每一个成语,都言简意赅、精妙绝伦,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折射出湖北历史文化的千姿百态。

10、李世民解释说:“这是奸民逃避兵役,故意少报年龄。”魏征回答说:“陛下常说我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诈欺。

11、曹操敬重关公,为了笼络他,赐给他珍贵物品,关羽却拒之不受;几日一宴请,关羽从不乱吃喝;给关羽大宅,关公却将内宅分给老兵,自己住外间;派多名美女伺奉他,他却叫美女去服侍嫂子。曹操无法,安排刘备的两个夫人和关公同居一屋室。关公仍不动色,秉烛独坐在门外,专心致志读《春秋》,通霄达旦,毫无倦色。曹操想通过美色来诋毁关公,从而达到要挟逼其就范目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的信条在关公身上失去了灵验。

12、楚人重然诺、讲诚信的传统源远流长。

13、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14、有这样一方诚实的土,它诚信于人民。这方土中,培养出的鞠躬尽瘁,焦裕绿的不辞劳苦,洗礼出岳飞的精忠报国,戚继光的横扫逶寇,林则徐的虎门硝烟。这一方诚实的土啊,深厚,凝直。

15、晏殊做宰相时,女婿富弼做枢密副使,他便请求辞去所兼枢密使职务,宋仁宗没有允许,他受到仁宗的信赖和恩遇达到如此地步。

16、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17、陈国亡后,乐昌公主为杨素所占,徐德言每逢正月十五日便到京城卖镜,年复一年,终在某年见到一人叫卖破镜,与所藏半镜相合,于是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见到此诗,悲泣不食。杨素知道此事后,便让公主与徐德言重新团圆。诚信的典故成语故事篇11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王派相国平原君去楚国谋求联合抗秦。平原君在门客中选中了文武兼备的十九名随员,离预定的二十名还差一员。平日并不受重视的门客毛遂经过自荐,被平原君批准随行。

18、(文明创建)创城路上,披荆斩棘的城管人

19、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到没有一点缺点。

20、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5个(其二)

1、童叟无欺的近义词有市无二价、公平买卖、老少无欺等。

2、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3、出处:《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4、等有了好价钱才卖。比喻有才能的人等待机会才肯出仕效力。

5、解释: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

6、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7、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8、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9、张良行了个礼说:“是”。

10、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11、偏正式;作谓语;常与“出言不苟”连用。

12、出处:《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3、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14、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度。

15、★关于诚信的故事精选5篇

16、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8、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

19、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20、现在的人觉得剪头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当时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

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5个(其三)

1、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汲,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汲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

2、诚心正意: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3、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4、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5、重耳说:“珍珠美玉,你都不缺,我不会有更稀罕的东西送给你,不过托你洪福,以后我如果做了晋国国君,假若我们在战场上相遇,我便以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作为回报!”后来,重耳果然作了国君,成了晋文公。五年之后,也就是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果然与楚国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退避近百里以报楚国招待之恩。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原型。

6、出处:《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7、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8、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解释:谋:商量,计义。

10、清·顾图河: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11、(节能宣传)公益片:让我们一起保护绿水青山践行节能减排

12、公元前665年,楚国的大臣用计除掉恃功自傲、欺负国君的令尹子元,让斗榖於菟担任令尹,楚国政局从此稳定,并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北上争霸。

13、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一诺千金

14、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5、拼音:tóng sǒu wú qī

16、解释: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17、意思是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18、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19、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诚信的典故成语故事篇4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20、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

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5个(其四)

1、(9)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

2、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3、(君子之约/童叟无欺)孔子东游的时候与一个叫项橐的小儿比试,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孔子输后,果真拜项橐为师。这就是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的典故。

4、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出处:《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6、没想到这位大臣当场泼了他一瓢冷水。他说陛下平时总告戒臣民要诚信待人,可陛下自我却先行欺诈之术,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会一样用欺诈的手段报答你。

7、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8、出处:《论语·乡d》:“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9、曹操派人挨家挨户告诉村里人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说:“我奉皇上旨意,出兵讨伐叛逆的贼人,为民除害。现在正是麦田的人,只要有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说到做到。

10、详解形容说话算数,讲信用,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说到做到。比喻自己说过的话,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如同千金般贵重。

11、季札十分惋惜,他来到徐君的墓前,把宝剑挂在墓前的树上。

12、《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3、有一天,棘子成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就够了,干麼还要有文彩呢?」

14、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15、解释:温:温习;故:旧的。

16、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古代诚信的成语故事篇3退避三舍

17、解释:三:再表示多次。

18、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19、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谚语就是从上面的故事演变而来的。人们常用来说明只要专心致志,肯下苦功夫,就能达到目的;有时也用来比喻诚心待人,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0、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5个(其五)

1、季札是春秋时吴国有名的公子,德才兼备,誉满天下。

2、解释:不合乎礼的事不看。

3、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4、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5、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文化昌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湖北文化,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而众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就是其中璀璨的明珠。

6、这家小店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很受顾客信赖。

7、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形容生活俭朴。

8、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9、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10、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11、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12、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13、★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4、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15、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曾参杀猪

16、诚信,大意者也。事业凭诚信而渐进,人才籍诚信而玉成。孔明接受“拖孤”为一“诚”字,曾子杀猪为一“信”字;有了“诚信”二字,百年的老店得以顾客盈门,刘邦的约法三章得以千年传为美谈。古人云:索物于暗室者也,莫良于火;索物于当世者,莫良于诚。

17、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8、张良乖乖地走上前去,老头和蔼地对他说::我看你这娃不错,值得教导。五天后天一亮,和我在那里见面。”

19、是讲古时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诚信,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

20、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