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句佛教经典语录
1、◆律己要严,待人要宽。◆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2、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3、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4、5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5、惊心!师父打坐时,竟开天眼看到600年悲惨轮回……
6、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7、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8、花开若相惜,花落莫相离。人生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生活原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人生就是一条路,走一步有一步的景观。上帝不会眷顾谁,你有勇气放弃,才有机会得到。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哪怕败得彻底,就当赶上了命运的另一盛宴。
9、2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盘。
10、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11、2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12、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600句佛教经典语录)。
13、2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4、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5、《心经》图解,哪怕只是转发一次,也功德无量!
16、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17、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8、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19、3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20、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21、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22、佛典里说,慈,既是予乐。悲,既是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23、(生存的真B)天下、国家、社会、家庭之所以不得太平、安宁、和睦,皆因人人只知争取生存,而不探究生存的真B。
24、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25、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26、友不贵多,贵在风雨同行;情不论久,重在有求必应。所谓义真: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只要你需,只要我能。所谓的情深:不是得意时的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刻拉你的那只手。来的热烈的不一定真心守候,始终如一的才能奉陪到后。好缘分不会输给时间,好朋友来了以后就不会再走。
27、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8、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29、1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30、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3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32、5证性须要无念。念者分别心也。有分别心,即落于对待;落于对待,即时时刻刻去分别,而为意识所笼罩,必观至无念方可。
33、3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34、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5、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36、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37、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38、乐园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39、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0、(不要执着小爱)有些人的爱只执着于自己的眷属,倘若眷属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产生怨恨。
41、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42、7)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43、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44、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45、24)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46、20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4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48、5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
49、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50、那一刻,李叔同以决绝姿态改变了自己的身份,让中国20世纪从此失去了一名艺术大师,却多了一位得道高僧,同时也为历史留下了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
51、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52、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53、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54、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55、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56、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57、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58、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秦观《望海潮》
59、(保护心念)心净则国土净,我们要时常保护心念,不要被贪_痴等毒害侵袭;更要积极救护世界,不要让暴力充斥社会,让灾难破坏家园、污染大地。
60、2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6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没有。
62、2以生死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
63、1一切万法,皆与自己无违无背,直下透脱成一片。
64、4诸法缘生者,谓一切法本来无生,但由因缘聚会,假现生相耳。(来源:经典语录优语录网)
65、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66、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67、佛曰: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
68、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69、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70、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71、3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72、1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73、经典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4、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75、2寻牛需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亦寻。
76、在黄梅五祖寺,惠能写下那首流传至今的偈子的第二日,五祖悄悄来到他舂米的碓坊,见惠能仍如往常一样在舂米,便问“米舂熟了吗?”。惠能答道“米熟久矣,犹欠筛在。”暗喻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只待师父的点拨。
77、2若能于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归,则于自境界,他境界,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者。
78、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79、“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80、(谨慎「用」心)人心比武器还厉害!因为武器由人心所创造,不管将它用于好或坏的地方,都起源于一颗心。
81、经常听说男人味女人味,你知道男人味是一种什么味道,女人味又是一种什么味道吗?男人味就是豁达勇敢,女人味就是温柔体贴。
82、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83、正念与觉知是能使我们明了内心的方法。没有正念,就听不到内心的良知;没有正念,就守不住生命的根本。
84、5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无住无着,莫摄莫收,是非两忘,能所双绝,斯绝亦绝,般若现前。
85、5大道无门,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
86、(升华道德)道德的升华,关键在于「忍」。假如每个人都有一分忍辱精神,就不会凡事斤斤计较。
87、她已经不在他的视野内出现,也不会在她的生活中出现,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生活。仿佛,他们所拥有的只是对方的名字,以及那点残存的回忆。他们不再联系,尽管他很想她,也只能驻足在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世界缅怀过去。曾经过去的种种及那些想象出来的未来,随着她的离去慢慢消散。他能做的事,就是把"我爱你"永远藏在心底。
88、2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89、2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