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句鲁迅语录经典语录十条精选
1、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2、这句话里流露出作者对人类悲欢离合仿佛大彻大悟的感受,其实又是对社会现实悲惨无奈的凄凉心境,更是对人间疾苦司空见惯的麻木,这些种种复杂的情感,背后是人伦悲剧无法更改的冰冷现实。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4、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5、“不耻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6、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
7、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鲁迅
8、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然而这并不是“小摆设”,更不是抚慰和麻痹,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
9、这你就可以看出来了,我们的学者们具有多么非凡的本领啊!能挖掘出这么多的“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出来。
10、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会有的。
11、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杂感》一九二五年。
12、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六年。
13、至少就我的阅读体验来看,一本好书至少值得阅读两到三遍:第一遍略读以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了解书的内容与结构,第二遍精读以摘抄、把握整本书的布局以及其中一些巧妙的铺垫与伏笔,如果还能再读一遍,我就会抽时间写一些类似专题研究的心得,比如对整本书思想的一个探讨,或者对书中某种表达的质疑。我认为,只有当你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品味、去研究、去思考甚至去质疑书本时,它于你才算得上有意义。
14、以人为鉴,明白,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15、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16、阅读对于写作而言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提供模仿的条件。
17、32)暴露者揭发种种隐秘,自以为有益于人们,然而无聊的人,为消遣无聊计,是甘于受欺,并且安于自欺的,否则就更无聊赖。...暴露者只在有为的人们中有益,在无聊的人们中便要灭亡。(朋友)
18、第五句话是:“譬如厨子做菜,有人说做的不好吃,你难道就把菜刀丢给批评者,说你来做一碗看看吗”。
19、原来是这样,看来是有人把鲁迅翻译著作中提到的读书法,也一股脑儿地算到鲁迅自个儿的头上去了。唉,这不折腾我嘛。
20、1)唐朝人早就知道,穷措大想做富贵诗,多用些"金""玉""锦""绮"字面,自以为豪华,而不知适见其寒蠢。真会写富贵景象的,有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全不用那些字。(小杂感)
四十句鲁迅语录经典语录十条精选
1、比方说,同样引用尼采,有的人写“尼采,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教会我一种高贵的精神”;而有的人直接引用他的作品《苏鲁支语录(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道:“‘太阳!若无你所照耀之物,你的光辉为何?’,由是开始了苏鲁支的堕落,亦开始了尼采在这世间无止境的追求。他像苏鲁支一样为世界奉献着他的热爱与智慧,也像苏鲁支一样不断经受着世俗的冷笑与中伤。尼采,这个‘疯子’、这个智者,从来没有放弃,也没有停止过他的追寻。”
2、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3、35)"囗囗"是国货,《穆天子传》上就有这玩意儿,先生教我说:这是阙文。......不过先前是只见于古人的著作里的,无法可补,现在却见于今人的著作上了,欲补不能。
4、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5、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6、朗读篇目:《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节选
7、1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
8、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鲁迅 《鲁迅杂文选》
9、12)"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中国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俗语说:"忠厚是无用的别名",也许太刻薄一点罢,但仔细想来,却也觉得并非唆人作恶之谈,乃是归纳了许多苦楚的经历之后的警句。
10、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11、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12、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3、10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4、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15、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16、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鲁迅
17、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18、14)我一向以为下地狱的事,待死后再对付,只有目前的生活的枯燥是可怕的,于是便不免有时得罪人,有时则寻些小玩意儿来开开笑口,但这也就是得罪人。得罪人当然要受报,那也只好准备着。(有趣的消息)
19、一定要有自信的勇气,才会有工作的勇气。
20、凡事须得研究,才能明白。
六十句鲁迅语录经典语录十条精选
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1934年的杂文《随便翻翻》,倒的确谈的是鲁迅自己的一种阅读方法,而且这于他自己是由来已久的。随便翻翻是消遣,还有助于恢复疲劳,而且可以使人冒充博雅。这消遣看的闲书就会很杂,而一杂,实际上就是大大开了眼界,也就不那么容易被别人蒙,所以鲁迅主张要多翻多看。
3、23)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空谈)
4、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5、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6、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7、我很早就希望中国的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
8、研究文章的历史或理论的,是文学家;做做诗,或戏曲小说的,是做文章的人,就是古时候所谓文人,此刻所谓创作家。创作家不妨毫不理会文学史或理论,文学家也不妨做不出一句诗。然而中国社会上还很误解,你做几篇小说,便以为你一定懂得小说理论,做几句新诗,就让你讲诗之原理。
9、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10、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11、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12、选自纪录片:《故宫100》
13、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壮大的,将来的成就,且要更渺小。——鲁迅
14、一定要有自信的勇气,才会有工作的勇气。——鲁迅
15、1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16、5)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电的利弊)
17、35)万事既然是戏,则不平也非真,不报也非怯了。(马上支日记)
18、造化常为庸人设计。
19、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20、你看“现代”派下的小卒就这样阴鸷,无孔不入,真是可怕可厌。不过我想这实在难对付,譬如要我去和此辈周旋,就必须将别的事情放下,另用一番心机,本业抛荒,所得的成绩就有限了。“现代”派学者之无不浅薄,即因为分心于此等下流事情之故也。
八十句鲁迅语录经典语录十条精选
1、朗读者:赵家和教授的学生、朋友
2、专制者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谚语》一九三三年。
3、各位看清楚了吧,鲁迅在这里说的仍然还是外语学习。我们的研究者把“我在学外国话的时候”这句话给生生掐掉了。不过一定要说是鲁迅的读法方法,也还是勉强说得过去吧。
4、6)我的一切小说中,指明着某处的却少得很。中国人几乎都是爱护家乡,奚落别处的大英雄,阿Q也很有这脾气。那时我想,假如做一篇暴露小说,指定事情出在某处的罢,那么,某处人恨得不共戴天,非某处人却无异隔岸观火,彼此都不反省,一班人咬牙切齿,一班人飘飘然,不但作品的意义和作用完全失掉了,还要由此生出无聊的枝节来,大家争一通闲气...为了医病,方子上开人参,吃法不好,倒落得满身浮肿,用萝卜来解,这才恢复了先前一样的瘦,人参白买了,还空空的折贴了萝卜子。
5、39)我曾经从生理学来证明过中国打屁股之合理:假使屁股是为了排泄或坐坐而生的罢,就不必这么大,脚底要小得远,不是足够支持全身了么?我们现在早不吃人了,肉也用不着这么多。那么,可见是打打之用的了。有时告诉人们,大抵以为是"幽默"。但假如有被打了的人,或自己遭了打,我想,恐怕那感应就不能这样了罢。没有法子,在大家都不适意的时候,恐怕终于是"中国没有幽默"的了。(玩笑只当它玩笑下)
6、“从来如此,便对吗?”
7、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8、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
9、选自图书:《随想录》(套装共5册)
10、10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11、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鲁迅
12、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13、2)中国人自然有迷信,也有"信",但好像很少有"坚信"。(运命)
14、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5、10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16、鲁迅名言名句,经典语录有以下这些:
17、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又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18、10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19、“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20、“急不择言”的病根,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鲁迅名句
一百句鲁迅语录经典语录十条精选
1、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唯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鲁迅 《而已集·小杂感》
2、10)用笔和舌将沦为异族的奴隶之苦告诉大家,自然是不错的,但要十分小心,不可使大家得着这样的结论:"那么,到底不如我们似的做自己人的奴隶好。"(半夏小集)
3、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4、所有学生都是读书的,而语文素养的区分,在于读什么、怎么读、能不能坚持。
5、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6、不瞒你说,昨天我上卫生间,顺手操起一本书,是日本鹤见祐辅的《思想·山水·人物》,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大家小书洋经典”中的一本。其实这本书远称不上什么洋经典的,它所以今天还有人阅读,就是因为这本书是鲁迅翻译的,这本书亦收入《鲁迅全集》。在这个小册子中,有鹤见祐辅写的一篇《读书的方法》的文章,其中就介绍到《罗马盛衰史》的作者吉朋,以及“韦勃思泰(D·Webster),斯忒拉孚特(Th·W·Strafford)这些人所实行过了的方法”。书中引吉朋的话说:
7、这句话曾经激励了许多人勇敢的向不公平发起进攻。
8、作者:拉迪亚德·吉卜林
9、为什么说读书能够培养语感呢?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一本经典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精华,它之中的字词语句都是为准确、为质量上乘的。当一个人见多了经典、熟悉了经典中语言的运用方式,他再回过头去做题时,很容易便可在密密麻麻的试卷上找到正确的东西,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在阅读着那种语言的“正确”。学英文我们讲究读原著,是同样的道理。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培养语感,没有什么比语感更能分数,这就是阅读为显性的益处。
10、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这也是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的苦处。苦倒也罢了,结果还是什么都弄不好。那证据,是试翻世界文学史,那里面的人,几乎没有兼做教授的。
11、酷的教育,使人们见酷而不再觉其酷,例如无端杀死几个民众,先前是大家就会嚷来的,现在只是如见了日常茶饭事。人民真被治得好象厚皮的,没有感觉的癞象一样了,但正因为成了癞皮,所以又会踏残酷前进,这也是虎吏和暴吏所不及料,而即使料及,也还是毫无办法的。——《偶成》一九三三年。
12、听了这样的问题,我很诧异,因为在我心中,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
13、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多有“不耻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14、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
15、“跳读法”——还真有人引用了鲁迅的原话——“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其他谈读书的话的出处,我都知道了,就这句话不知道。到底这话是出自哪里呢?
16、一直坚信阅读对于一个人的素养、性情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然而从一个语文状元、不到20岁的孩子笔下看到这样真诚的文字,依然让我欣喜不已。
17、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1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故乡》
19、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20、22)我以为倘要锻炼群众领袖的错处,只有两点:一是还以请愿为有用,二是将对手看得太好了。(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