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名句【文案61句摘抄】

admin 说说大全 2023-08-12 10:11:42

道德经名句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感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4、(译文)大的祸害是不知足,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道德经名句)。

7、第49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51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8、(翻译)上天是不分亲疏的,但总是伴随着有德的善良的人。

9、于少。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10、人们认为,节俭则办不成大事。但老子则认为,要节俭地运用资源,才能办更多的大事。你要俭用心神、精气,才能保持心神、精气的充沛旺盛;你要俭用财富,才能投资更多更大的企业。所以“俭故能广”,是从实质上说的。

11、邻国之间,互相看得见,鸡鸣犬吠之声,互相听得见,而百姓,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1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3、吾所以有大患回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14、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

15、(名句赏析):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1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7、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8、(译文)好的统治者是悠闲的,他很少发号施令。

19、(译文)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

20、有得宠之时就有失宠之时,因为得与失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21、一诺千金,言出则必行。遇事思虑周详,才能成竹在胸,成就大事。

22、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23、译文为: 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

24、译文为:天下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能够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住恒久的满足。知足才能常乐。

25、(译文)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交冲下而成新的和谐体。

26、老子在这里是想要告诉人们,“善”是符合大“道”的,善良的人因为其自身的思想和言行均是符合“道”的,并且能够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那么自然就会被大道所青睐。所以,做人做事应顺应天道,多行善事,多结善缘,做个善良的人。

2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28、(翻译)遵循于自古以来就有的大道,来驾驭当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实际。

29、好的统治者是这样,发现桥被冲毁,立即组织人修好桥,无声无息地就把桥修好了。

30、寓意着孩子今后的路途中能拥有气势磅礴的珍贵品质,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31、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来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

32、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33、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34、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

35、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6、——第五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37、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

38、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

39、(译文)天地无所谓仁爱之心,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圣人也不执求仁爱之心,把百姓也当作"刍狗

40、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

4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2、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3、(译文)因此,圣人致力于基本的维生事务,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

44、(名句赏析):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4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6、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47、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48、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的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49、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50、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51、(解释)柔弱会战胜刚强。鱼儿不能离开水,国家的秘密,国家的虚实、弱点,不能随便让对手知道。

52、行善者不巧辩,巧辩者不良善。——《道德经 第八十一章》

53、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光明磊落,做一个有赤诚相待优良品质的人。

54、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55、(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56、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57、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58、道可道,道;名可名,名。——老子《道德经》

59、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60、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