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名言关于童年【文案69句摘抄】

admin 说说大全 2023-08-12 10:15:23

弗洛伊德名言关于童年

1、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2、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3、弗洛姆这句名言,就将人性分析得很透彻,我们现实中,很多时候,别人跟我们开玩笑,真的都是有认真的成分,很多时候,是我们得罪了他,不然他也不会拿我们恶作剧,开玩笑。

4、  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是另一次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梦的解析》

5、  任何宗教,即使是自称为博爱的宗教,对于那些不属于它的人们,也一定是冷酷无情的。

6、每个人都有一个本能的侵犯能量储存器,在储存器里,侵犯能量的总量是固定的,它总是要通过某种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个人内部的侵犯性驱力减弱。

7、  感情的压抑是各种相反力量相互制止,以及审查制度压抑的结果。因此,感情的压抑是审查制度的第二结果,而梦的改造乃是其第一结果。

8、行为上的体罚。这三种经历分别来自语言上、情感上、行为上,会给一个人埋下一颗自卑的种子。(弗洛伊德名言关于童年)。

9、  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弗洛伊德名言关于童年)。

10、在人的潜意识里,人的性欲一直是处于压抑的状况,社会的道德法制等文明的规则使人的本能欲望时刻处于理性的控制之中。弗洛伊德经典语录我们只所以不是响尾蛇有2个原因,第一我们父母都不是,第二我们不住在沙漠的中央。

11、  1梦是欲望的满足,人们有所希望,不能在现实中实现,故而寄托于梦境。《梦的解析》

12、我有理由相信,我的祖辈曾长期定居在莱茵河畔(科隆附近)生活;由于十五世纪那里对犹太人的迫害,他们不得不向东逃难。到十九世纪,他们又从立陶宛经由加利西亚,迁移到奥地利。我四岁时来到维也纳,在这里完成全部学业。

13、可是,终,这一切都是一种假象,朱九真只不过是其父亲妄图扬名立万的工具而已,张无忌也只是他们的一枚棋子。可怜张无忌遭受了人生中第一次来自女人的打击。他就更加坚信母亲所说的“越漂亮的女人,就越会骗人!”

14、无意识乃是真正的“精神实质”。出处:梦的解释

15、我想不出比获得父亲的保护更强烈的儿童需要。

16、在人的潜意识里,人的性欲一直是处于压抑的状况,社会的道德法制等文明的规则使人的本能欲望时刻处于理性的控制之中。

17、信仰的大罪过,在我看来,就在于排斥经验。

18、移情的本质是对儿时被压抑的某种依恋情感的重新体验。

19、想要,得到了,很容易就得到了,那么下次就不想要,甚至好久就不想要。这就是为何很多人从刚开始很爱彼此,爱到后彼此很厌弃,就是因为不懂得克制。

20、由于具有思考的能力,人便得以迈出了动物界。

21、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

22、童年时期的冲动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梦中。甚至可以说,我们梦中表现出来的欲望和欲望满足都来自于童年出处:梦的解析第五章童年经验

23、人类的自负心理遭受过科学的三次重大打击。一次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让我们知道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是达尔文创立“进化论”,证明我们人类仅是动物界的物种之是由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第三就是精神分析,它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自己,有时也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

24、人的内心,既求生,也求死。我们既追逐光明,也追逐黑暗。我们既渴望爱,有时候却又近乎自毁地浪掷手中的爱。人的心中好像一直有一片荒芜的夜地,留给那个幽暗又寂寞的自我。

25、所有精神分析心理学家都认可并潜心研究的一个概念是“人格”。而6岁之前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其中3岁之前形成雏形,3-6岁进行修修补补做一调整。

26、在小说中,张无忌一生中遇到了四个真正爱他的女子。这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他从小缺失的恋母情结。

27、(人物)超级搞笑与威武的荣格(分析心理学老大)

28、中小学生也有许多压抑的人格因素,这需要教育者发现,破解。

29、言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他们能带来大的幸福,也能带来深的失望;能把知识从教师传给学生;言辞能使演说者左右他的听众,并强行代替他们作出决定。言辞能激起大强烈的情感,促进人的一切行动。不要嘲笑言辞在心理调节当中的的用途。

30、  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

31、  我们可以发现,梦的形成是曾产生了“置换”现象——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具有较弱潜能的意念,必须由初具有较强潜能的意念里,慢慢吸取能量,而到某一强度才能脱颖而出,浮现到意识界来。

32、  1世界上美的东西遭到了浩劫。战争不但毁灭了它所涉及到的大自然的美景,毁灭了它蔓延时触及到的艺术品,而且战争还使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文化成就的骄傲感,失去了对如此众多的思想家和艺术家的崇敬,破灭了终克服不同国家和不同种族之间的分歧的希望。那彼岸世界越来越遥远。战争浩劫了我们许许多多心爱的东西,并向我们表明,在那些被我们所认为是永恒的事物当中,有些已经急剧衰萎。

33、Everythingthatirritatesusaboutotherscanleadustoanunderstandingofourselves. 

34、Mostpeopledonotreallywantfreedom,becausefreedominvolvesresponsibility,andmostpeoplearefrightenedofresponsibility.大多数人并不真的想要自由,因为自由包含责任,而大多数人害怕责任。出处:文明及其缺憾

35、  感情的冲动更接近于基于性本能的欲望冲动。

36、如果这个世界不曾出现过弗洛伊德,那么人类的自我认识,会缺少许多趣味、神秘感和艺术性。

37、这个世界的“恶”不仅存在于人的内部,也存在于人的外部,精神分析患者的不幸,不过是将其引入生活的普遍的不幸。

38、对一个男孩来说,他的潜意识中有种对母亲的排他性占有欲,任何人,包括他的父亲,一旦对他构成威胁,他都会产生仇恨,甚至想杀掉他们。

39、书中写道:临分别时,周芷若回上船去,从怀中取出一块小手帕,替他抹去了眼泪,对他微微一笑,将手帕塞在他衣襟之中,这才回到岸上。张无忌目送太师父带同周芷若西去,只见周芷若不断回头扬手,直走到一排杨柳背后,这才不见。他霎时间只觉孤单凄凉,难过无比,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40、其中,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张扣扣未能走出童年巨大创伤的阴影,也无人给予他走出巨大创伤的条件和路径,终导致了22年后的悲剧,毁了自己和两个家庭;而张无忌则在半生的成长中虽然遭遇了童年巨大的创伤阴影,但是却一路得到了众多亲人和来自异性的关心关怀,从而扭转了复仇的种子,终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全的大侠。

41、  1触犯禁忌的人,本身也将成为禁忌。《图腾与禁忌》

42、人们追求幸福有两种方式,消极的方式旨在追求感官刺激,积极的方式旨在消除痛苦和不愉快。

43、  宁肯听任自己失望,也绝不乱存奢望。《梦的解析》

44、 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主要著作有:《红书》、《人及其象征》(1960)、《分析心理学论文集》、《心理学形态》等。 

45、其次,在大学的头几年里,我不得不看到,由于自己某些天生的特点和局限性,我不可能同时在许多学科领域都获得较大成就,而以前我曾热切地投身于它们当中的每一个。

46、  我们经常由于潜意识的要求,而遗忘掉某些事情;其实我们可由这遗忘的事情,追溯出此人内心不自觉的用意。

47、“如果我们能把歇斯底里的痛苦转化为寻常的不愉快,收获就相当可观了”。

48、“如果一个人的伟大程度可以用他对后世的影响来衡量,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伟大的心理学家。几乎没有一项探讨人性的问题没有被他触及过。他的学说影响了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流行心理学……弗洛伊德、达尔文和马克思可算是20世纪西方思潮的三位先知……”---美国心理学家T.H.黧黑

49、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50、  梦的真正意义总是需要经过分析的,决不是表面意义所能代表的。

51、  10伟大的发现者并不一定是伟人。谁比哥伦布给世界带来的变化更大?他是什么人?一个冒险家,他有个性,这是真的,但他却不是一个伟人。

52、到了邻居父子三人被杀害的这一年,张扣扣35岁,姐姐张丽波39岁。

53、为什么幸运的人一生都会被童年呢?如果一个人度过发展的童年,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人格力量,当他面临成人社会的“风风雨雨”的摧残与伤害时,因其自我力量强大,会“”这些来自成人社会的伤害。这种力量让他有一种“烈火焚烧若等闲”的从容、“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气。这样的人满满的是正能量。蒙台梭利称之为“蓝圈里的人”。

54、于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张扣扣长大成人后,要么做一个畏畏缩缩、逆来顺受的木偶,要么就注定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55、为什么当今的人,很多年轻人,脾气都很暴躁,心态很浮躁,大多数都可能跟长期禁欲有很大的关系。

56、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57、一个在妈妈怀里受宠的孩子终生都会保持一种征服欲,那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带来真正的成功。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引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58、本我(id):是人格结构中原始部分,从出生之日起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

59、  因为人的视觉印象是容易引起兴奋的,对性对象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就依靠视觉印象,所以,观看是普遍和正常的达到性兴奋的方式。它的这种目的性,造成了人们希望性对象具有美感。《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

60、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又他幼年有两次被车撞的经验,使他十分畏惧死亡。五岁时,因得了肺炎,痊愈后决定当医生。求学时成绩平平,数学成绩极差,然因父亲不断地支持、鼓励,他终成班上数学好的学生。

61、  1如果我不能影响神明,那么我亦要搅动冥界。《梦的解析》

62、  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63、梦的不愉快性质与梦的伪装息息相关。正因为理性(或意识)对梦的主题、欲望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试图压制它们,欲望的内容不得不进行伪装。梦的伪装,实际上是梦的稽查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不妨这样定义--梦是一个(受压制或者被压制的)欲望的(伪装的)满足。出处:梦的解析-梦的表现形式:伪装

64、  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紧闭,他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65、女人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是永恒麻烦的源泉,但她们依然是我们所拥有的那一种类中好的事物。没有她们,情形会更糟。

66、童年期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也是这样,缺乏爱的人,一生中要么拼命地索取爱,要么拼命地给予别人爱以试图换来别人的爱,在爱与恨的纠结中度过一生,来补偿童年期所缺乏的爱。

67、妒忌是一种感情状态,如悲伤一样,可以归结为是正常的。

68、缺乏独立性的人也是这个,童年期没有获得人格的独立,那么将会在成人之后用一生的时间纠结于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之中,不能自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