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友情的故事【文案110句摘抄】

admin 说说大全 2023-08-13 08:43:44

历史上关于友情的故事

1、伯牙一听,心想这位樵夫竟然能听得懂我的曲子,没准还真的是一位高人,就马上请他到船舱中来听琴。并且还想切磋一番。

2、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张籍《没蕃故人》

3、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惋叹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历史上关于友情的故事)。

4、范式忽然梦见了张劭,带着黑色的帽子,穿着袍子,仓促的叫他:“巨卿,我在某天死去,在某天埋葬,永远回到黄泉之下。你没有忘记我,怎么能不来?”范式恍然睡醒,悲叹落泪,于是穿着丧友的丧服,去赶张劭埋葬的那天,骑着马赶去。

5、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

6、春秋时,楚国的伯牙从小就喜爱音乐。年轻时,他曾跟随当时很有声望的琴师成连学习弹琴。当时的琴是拨弦乐器,琴弦有七根,所以又称“七弦琴”。

7、陈亮出生在南宋。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大凡有血性的男儿们总是想着收复北方金人掠夺走的土地,圆一场“气吞如虎”的英雄梦。陈亮也不例外。

8、我淋过大的一场雨,是你在烈日下,永不回头的身影。

9、你沉默,我陪你一言不发。你欢笑,我陪你山呼海啸。你衰老,我陪你满目疮痍。你逃避,我陪你隐入夜晚。你离开,我只能等待。

10、山阳郡守郗虑,见风使舵,以一点小错误上奏请求免去孔融的官;曹操趁机罗织罪名,构陷孔融,说:孔融曾经与祢衡大放厥词,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说祢衡是“颜回复生”。犯了大不敬之罪,于是竟然被害。

11、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蔺相如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

12、孙膑对田忌说:“韩、赵、魏三国的军队向来骁勇善战,看不起齐军,认为齐军胆怯。”

13、西汉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求见楚元王刘交,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是为舍命之交。

14、东汉时期,有个叫阎敞的人。他在年轻时就结识了一个朋友,名叫第五常。从此两人相互尊重,赤诚相待,往来密切,关系地好。(历史上关于友情的故事)。

15、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16、阎敞听后说:“可以啊,你放心走吧,你的钱我一定妥善保管。贤弟可以随时来取。”于是,第五常就把钱拿过来,阎敞当面把钱封存好。然后设宴为朋友饯行。

17、鲍叔敬佩管仲的才华,认为管仲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无论管仲是什么身份地位,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裕,在鲍叔眼里,管仲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朋友。即便管仲和鲍叔选择的道路不一样,甚至在争夺王位时,双方还是对立的敌人,而且管仲还差点射死公子小白,即便是这样,在鲍叔心里,管仲仍旧是他的朋友,仍然向齐桓公推荐管仲担任丞相。

18、生活不只是衣食住行,还有诗和远方。想象一下,寂静的夜晚,温暖的灯光,家长们坐在床头给孩子讲解诗集,耳边传来孩子的牙牙学语声,该有多幸福呢!

19、释义: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20、在当时的音乐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只有遇到能听懂弹琴人心境的人,琴弦才会崩断。伯牙大惊,叫童子去找寻附近人家中是否有人在偷听。船家说:“这荒山野岭的地方,并无人家。”伯牙吩咐随从:“你们上岸看看,不是在柳荫深处,就是在芦苇丛中!”于是众人就要搭跳板上岸。忽听岸上有人朗声答道:“船上的大人啊,我是一名樵夫。回来晚了,躲在这里避雨。听到您美妙的琴声,就忍不住欣赏一曲。希望没有惊扰您。”

21、是谁把“立秋”排在了“大暑”和“处暑”之间

22、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

23、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

24、渑池之会结束回国后,赵王认为此行蔺相如功劳很大,便拜蔺相如为上卿,位次排在廉颇之前。廉颇说:“我身为赵国的将军,攻城略地,大大小小的战争打了不下数百次,为国家立下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动动口舌,竟然官位比我还要高了,况且蔺相如本来只是个出身卑贱的人,让我身居其下实在不能忍受,我感到羞耻。”他扬言说:“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给他点难堪!”相如听说了,就不肯与廉颇会面。每当朝会的时候,相如常常借口有病不去,避免为列次的先后与廉颇发生冲突。有一次,相如外出,远远地望见廉颇,相如立即命令车夫调转车头躲避。这下子,相如门下的宾客们都生气极了,他们一齐进言道:“我们之所以离开亲属而服务于您的门下,只是因为仰慕您崇高的道义精神。想在您手底下做些大事。可是现在,您与廉颇同居上卿之位,廉颇散布了一些恶言恶语,而您就吓得东躲西藏,恐惧得不得了,真是太让我们对您感到失望了。这种事就连普通人也会觉得是羞辱,何况是身居将相高位的人呢?我们都是些缺乏修养的人,请允许我们告辞而去。”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道:“诸位,你们看廉将军比秦王更强吗?”大家说:“当然比不上秦王了。”相如说:“尽管秦王是那样地威风凛凛,而我在秦国的宫廷上当众斥责他,羞辱他的大臣们,我虽然愚劣,难道单单就怕一个廉将军吗?我只不过是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发动战争,就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在这里。现在如果两虎相争,势必不能同生共存,一定会有所伤亡。我之所以要忍辱回避,无非是把国家存亡大事放在前头,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头罢了!”后来廉颇听说了这件事,就脱衣露体,赤膊背着荆杖,由宾客陪伴来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他说:“我是个粗鄙浅陋的人,不料您宽容我、容让我到了这样的地步。”两人终于和好,并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共同为国家效力。

25、由于救治及时,几天过后,病人慢慢能起来走动了。他告诉张劭,自己叫范式,楚州山阳人,商人家庭,从小死了父母,现在离开老婆孩子,来洛阳应举。张劭劝他不必担心,专心养病就是了,自己会一直好好照顾他的。在范式完全病愈的时候,考期已经错过了。范式过意不去,说:“因为我,误了兄弟功名,心里很不安。”张劭回答说:“大丈夫以义气为重,功名富贵,不过像浮云一样,会随风飘散的。人的功名利禄,总需要一个缘字,怎么能说您耽误了我呢?”范式听后感动,于是就和张劭结为兄弟,情如骨肉。

26、郅恽见朋友去世了,痛苦了一阵,立即到县城向官府自首,县令的回答迟了一些。郅恽说:“为朋友报仇是我的私事,不折不扣地执行法律,是国君的大义。现在我做了对不起国君的事而再活下去,这不是一位当臣子的应有的操守。”说完,就跑向监狱那里去。县令光着脚追赶也没有追赶上,于是郅恽自己跑进监狱里。县令拔出佩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威胁郅恽说:“您如果不立即从监狱里出来,我就用自刎来表明我的心意。”事情弄到这种地步,郅恽才从监狱中走了出来。从此,他替友报仇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下来,世人称赞他们是朋友的楷模。

27、羊左之交是多么可歌可泣的友情啊,左伯桃为了朋友,甘愿冻饿而死,羊角哀为了帮助左伯桃对抗荆轲,甘愿自杀成鬼。在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友情”,但是大多数只是朋友之间的相互利用的关系,一旦没有了利用价值,朋友就会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比起古代的宝贵友情,是多么令人汗颜啊!

28、伯牙长叹:“天下再无知音!”从此每天操琴于子期墓前,但奏《高山流水》,不再过问世间事。这自然引起俞伯牙老婆的强烈不满,整天抱怨他不懂赚钱,只会消费。俞伯牙心想妇人之见,实在俗不可耐,同床共枕几十载,却还不及楚人钟子期理解他,一个能达到心灵共鸣的知音岂是易得?

29、有一次,两个人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这时只听见“铛”一下,管宁的锄头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觉得十分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继续锄草。

30、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

31、良久,夫人开口:“天下不只一个钟子期,也不只一个俞伯牙。所谓知音难觅,是自己的心难觅。”

32、皇上出的作文题关于孝道。因为光宗皇帝的精神病越来越严重,他经常不去向太上皇请安,搞得父子关系紧张。朝野上下就此大做文章,大多数臣子纷纷上书要求光宗按时朝拜太上皇,光宗对此十分不满,于是这年科举殿试出了这道具有时事热点的题目。

33、每次去放学,它都要把我送到村口,远远的望着我,每次我走很远了,小狗还站在村口。

34、周宣王听了左儒的话,不但没有收回成命,反倒指责左儒道:“你为了朋友而违抗朕的命令,是重朋友而轻君王的表现。”左儒回答道:“如果大王是对的而朋友是错误的,我一定会违背他的意思而支持您的意思;如果朋友是正确的,我就一定不能遵照大王您的主意了。杜伯没有可以被杀的罪过,大王要是杀了他,天下必定会以为大王是个不明事理的昏君,为臣我要是不能劝谏阻止您的话,天下人必然以为我是个不忠的臣子。大王要是非要杀杜伯的话,就让为臣和杜伯一起死吧。”

35、东汉灵帝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刘备得到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富商张世平、苏双的帮助,乘机拉起一支地主自卫武装。同郡人张飞来投奔他。

36、年轻人听后心里“咯噔”一沉,以为阎敞不肯给他钱,这时只听阎敞问:“爷爷告诉你是多少钱?”

37、为了更好地调节曹寅的病,康熙还特地用满文写出“金鸡纳霜”的名称,并再三叮嘱道:“此药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需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

38、此后,伯牙潜心作曲,创作出许多优美的乐曲,其中《高山流水》是他满意的作品。可是没有人能听懂这支曲子。

39、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文才、口才都俱佳。他与辛弃疾在政治上主张一致,又都是文学男中年,所以不难理解二人“基情”燃烧。“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陈亮的到来简直就是给病中的辛弃疾注射了强心剂。当天晚上,老辛就激动得失眠了,于是提笔记录下了两人聊天的情景。 

40、醒来后,张劭告诉范妻:“嫂嫂,范兄是为我死的,我哪能独自活在世上?我这里有一个棺材的费用,请你把我埋在范兄的身边。”说完,张劭也拔刀自杀了。

41、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42、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白居易《咏老赠梦得》

43、饶是如此,曹寅欠下的亏空依然庞大,这成了曹寅的一块心病,终于让曹寅在康熙五十一年彻底病倒了。

44、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

45、巴山重叠相逢处。——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46、入夜后,张劭还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村口等待范式。他抬头望着夜空,也不禁为范式担起心来。忽然张劭听得风吹草木声紧,隐隐见一个黑影飘过来。他仔细一看,果然是范式,一阵惊喜,跳上去:“小弟一直等到现在,知道你肯定不会爽约的。家里准备了鸡和小米饭,都凉了。”便朝家里请。范式并不答话,只是跟着张劭一直进了草堂。张劭指着座位说:“远路赶来,肯定累了,兄长请上座吃饭吧,然后我叫母亲出来。”范式僵立不动,也不讲话,还用袖子遮着脸。张劭摆好酒菜,只见范式还是僵立着,便问道:“兄长抱怨我的母亲和弟弟没有出来迎接吗?”范式摇摇头让张劭离得远一点,然后叹口气说:“贤弟,你见到的是我的阴魂啊。我们已经生死殊途了。”张劭大吃一惊,问:“兄长怎么说这么不吉利的话?”范式说:“自与贤弟相别,回家被生意所累,忘记了日子。今早,邻居送来茱萸酒,我才知道又是重阳,是我们约定相见的日子啊!但你我相隔千里,一天是无论如何也赶不到的。如果爽约,贤弟将会认为我是什么人呢?我听说:人不能一日千里,但魂能一日千里。所以我嘱咐妻子说:‘我死之后,先不要下葬,等我的贤弟张劭来了,再让我入土为安。’然后我就自杀了。现在我的魂魄驾阴风,特来赴约。请原谅我的轻忽。同时希望贤弟能不辞劳苦到我家里看看我的尸体,我死也瞑目了。”说完,泪如泉涌,然后就消失了。

47、世人赞道: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

48、第五常死后,过了几年,音讯终于传到阎敞耳朵里,他悲痛欲绝,想上京去拜祭第五常,但终因身体虚弱而未能成行。

49、管仲有位好朋友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他们俩一起经商。在经商时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

50、聂政是古代少有的做到“忠孝”两全的人。他感谢严仲子对自己的知己之恩,但是为了奉养老母,嫁出姐姐,并不答应为严仲子报仇雪恨。等到母亲去世服孝期满,姐姐也有了归宿之后才去行刺侠累。后为了不连累任何人自毁面容死去了。这种为了报答知己的情义不惜奉献生命的勇气和侠义精神流传数千年,为人们广为传颂。

51、上次战败后张飞逃到了一个县城里,把那里的县令杀了自己占了衙门。这天正好关羽一行车仗来到这个县,张飞一听有了刘备下落,高兴极了,马上跟关羽一起走了。

52、一次,伯牙想弹奏一首反映海上狂风暴雨的曲子,他苦思冥想,总是找不到动听的旋律,于是向老师成连请教。他的老师就带他到海边亲自去体会。

53、对人类物种起源感兴趣的小伙伴注意了!想知道人类是怎样诞生,怎样繁衍,又是如何发展的么?咳,咳,咳,小编强烈安利大家看这本书,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哦~

54、农村以前大铁锅6印、8印、10印,这个一“印”具体是多少?

55、1896年,李鸿章在纽约访问期间,探视了格兰特的遗孀朱莉娅。格兰特夫人设宴款待李鸿章,并邀请工商各界名流百余人作陪。席散后,朱莉娅立即把这根手杖立于台上,向所有人讲述了格兰特同李鸿章的友谊和手杖的故事。她告诉李鸿章:格兰特回国后,一直记着手杖的事,因琐事繁杂,一直没有机会和各界商量,但生前曾特别嘱咐她帮助实现当年的许诺和愿望。然后,朱莉娅面向大家说:“今天适逢李先生来访,现特请问诸位:是否同意将大家赠与我丈夫的手杖转赠李先生?”满堂宾客一致鼓掌赞同。于是,朱莉娅当众双手举杖奉送李鸿章。李鸿章回国后,爱护这根手杖如同至宝,须臾不离。古今中外友情的故事篇二:所谓知音难觅,是自己的心难觅江湖上的人都知道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钟子期听俞伯牙鼓琴,志在泰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间,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56、在《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的3119件奏章里,曹寅和他的亲戚李煦所上的密折就有619件之多。而两人的奏章内容也是包罗万象,既有地方晴雨农情,民生百态,也有官场八卦,士绅隐私。

57、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友谊的历史典故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

58、偏偏康熙不但没有怪曹寅,反而鼓励他多写点,结果曹寅写给康熙的奏章,比好些二三品的封疆大吏还多,弄得天下官场人人都知道这位曹大人的背景不简单。

59、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俞伯牙,这人琴弹得特别好。有一天他在深山老林里弹琴的时候,来了一个打柴人叫钟子期。俞伯牙一弹琴,钟子期就说了:“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心里很惊讶,因为他心里正想表现高山呢,就被听出来了。俞伯牙心想:我换一个主题,我表现流水,看你还能不能听出来。谁知,钟子期一听,又说:“洋洋兮若江河。”不管俞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出音乐表现的内容。于是乎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成了知音。但是,没多久钟子期去世了,俞伯牙痛失知音,伤心到极点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琴给摔了,发誓永远不再弹琴。这个故事后来就形成了“高山流水”的成语,形成了“知音”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

60、四十七岁那年,陈家的仆人杀人,陈亮却被指为主谋而入狱。辛弃疾动用了他所有的人脉资源进行营救,才使陈亮在经受了半年多的牢狱之灾后出狱。

61、在汉朝时候有一个叫张劭的秀才,他是汝州南城人。他自幼苦读诗书,这年终于觉得自己学问有所长进了,就辞别六十多岁的老母亲,到洛阳去考试。他走到离洛阳城不远处,见天晚了,便投店宿歇准备明早再赶路。夜里,他正在温习功课,忽然听得隔壁有人呻吟不止。于是张邵就叫来店小二:“隔壁是谁?为什么呻吟不止?”小二答道:“是一个秀才,害重病,快死了。”张劭曰:“原来和我一样是应举的人,我应该过去看看。”小二说:“您可别去,听说他的病传染的,我们都不敢去,您还是不去为好!”张劭说:“死生有命,我们怎能见死不救呢?”于是不管小二的劝阻执意要去探望。张劭推门到了隔壁,见一个人仰卧在土炕上,面黄肌瘦,嘴里只喊:“救人!”张劭见房中衣服和图书等,确实都是应举的,便在他的头边说:“别担心,我张劭也是应举的人。看你病成这个样子,我一定尽力救你。”于是,张劭请来郎中,自己亲自给他喂汤送药。整夜都待在这个病人的房里守护他。

62、重点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一图了解所有的类型!

63、春秋时期,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闻风而归,西羌积石山,有一个贤士,名叫左伯桃,自幼父母双亡,勉力读书,养成了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那时候左伯桃已经快上五十年纪,因鉴于中国诸侯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后来听说楚元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乃携书一囊,辞别乡中邻友,迳奔楚国而来。

64、当天夜里,庞涓果然到达马陵。经过那棵大树时,庞涓看到白树皮上写着字,就点起火把去照。八个字还没读完,四周万弩齐发,魏军顿时大乱,争相逃命,一下子就溃散了。

65、中状元时的陈亮已经五十一岁了。他被封为建康军签判,这个任命陈亮很满意。他打算大展宏图,在赴任前先回老家料理些事务。可能是太激动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突发,乐极生悲,陈亮突然逝世了!

66、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67、晓行夜宿,自非一日,看看干粮将要用尽,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左伯桃兀自思量,这点干粮,若供给一人受用,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知道自己学问没有羊角哀渊博,便情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功名。想罢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坐着休息。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言毕死去。

68、等羊角哀把大石搬来,左伯桃已经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把自己的衣服穿上,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言毕死去。羊角哀到了楚国得由上大夫裴仲荐于元王,元王召见关角哀时,羊角哀上陈十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弃官不做,要去寻左伯桃的尸首。

69、央视中秋晚为什么选择淮安?这个理由很充分!

70、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却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两人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

71、又过了四年,陈亮决定参加平生后一次科举考试,这是他第四次进考场,他已经不在乎成败。谁知戏剧的经历由此拉开序幕——

72、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73、与辛弃疾成为挚友后,陈亮的朋友圈顿时变得高大上,圈里除了辛弃疾,还有朱熹、吕祖谦等当时各领域重量级名人。可是,他的人生并未一马平川,之后的经历更是一波三折,都是命运的嘲弄。

74、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

75、“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开心地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76、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77、周宣王的怒气并没因此消退,仍命令武士将杜伯推出朝门之外杀了。左儒回到家中,也自刎而死。

78、左儒为了正直的朋友而刎颈自杀的故事被后人广为传颂,“刎颈之交”也就成了人们夸赞坚贞友谊的代名词。试问,普天之下能有几个人可以为了支持朋友而对抗,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呢?

79、老话10句:休将心腹事,说与小人知,翻脸无情日,反成大是非

80、战国时期,蔺相如凭着聪明才智,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后完璧归赵,受到赵王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又封为上卿,比将军廉颇地位还高。廉颇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功劳却不如蔺相如的一张嘴,很是不服气,于是处处排挤蔺相如。而蔺相如则是以大局为重,处处忍让,甚至见到廉颇后都主动让行。廉颇听说后,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81、范式字巨卿,张劭字元伯,两人都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两人在太学同窗共读,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因为范式要回乡,走之前范式对张劭说:两年之后自己要前去拜访张劭和他的母亲。两年后,虽然两人相隔千里范式还是如约前往,拜访了张劭和他的母亲。再后来,张劭去世,托梦给范式让他前来吊唁,到了下葬的时候棺材迟迟不能入土,直到后来范式到来亲自拉着牵引灵柩的大绳,灵柩才顺利下葬。

82、雷义坚辞不受。这个人没法,只好趁雷义不在家时,暗暗把金子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若干年后,雷义修葺房屋,翻开屋顶,才发现那两锭金子。但是送金子的人已过世,妻小也不知流落何方,无法退还。雷义便将这两斤黄金交付县曹,充入官库。

83、穿越千年,追寻那些已然泛黄的老故事。仰望历史上那些峨冠博带的人们,对于他们之间不离不弃的友情,除了钦佩,更多的则是羡慕。“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想必谁都不陌生。重执书卷,朗朗上口,似乎看到了战场上沾满鲜血交握的双手,那是超越生死的感情,更是在历史洪波中深切的情谊。再一次感动,那时的友情,如此醇厚浓烈,弥久不散,使人沉吟至今。下面是我整理的古代友情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84、他迤逦来到雍地,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再加一阵阵如刀如刺的狂风,左伯桃走了一天,衣裳都湿透了,勉强忍住寒冷前进,看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远远望见远处竹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一点灯亮来,伯桃大喜,就跑到这茅屋前去叩门求宿,屋里走出一个书生来,四十多岁年纪,知道了左伯桃的来意,便欢迎他进屋去。左伯桃进得屋内,上下一看,只见屋中家具简单,而且破陋不堪,一张床上满堆了一些书卷,左伯桃请教那人姓名,知道是羊角哀,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爱好读书,想救国救民的人。二人三言两语,便十分投机,大有“恨相见之太晚”的意思,两人便结拜做异姓兄弟。

85、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86、奏章送到后,康熙眉头都不皱一下就拿出私房钱给曹寅。谁知曹寅拿着钱去做买卖后,发现贩铜远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容易,不但商户间争相压价竞争激烈,其他几个内务府世家还处处排挤他。

87、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88、得加这个人挺不遭人待见的,是个政治观点偏激的反犹主义者,为人孤寒又吝啬,还有一条把死人气活的毒舌。基本上他只能感谢法制社会救了他,要是杀人不犯法这哥们得死上100来遍......

89、忽忆故人今总老。——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90、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康熙到了上学的年纪。这时,宫里有人发现曹玺之子曹寅与康熙年龄相仿,恰好能给康熙做伴读,于是幼年曹寅就这么进入宫中,开始了一段与康熙的神仙友谊。

91、郅恽年轻时替友报仇,不但尽显豪气,而且说明了他也不是一个鲁莽的武夫,而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汉,是以德服人而不是以武力压迫人。我们在交友时也要时刻注重自己的品德和修为,这样才能交到同样是正人君子的朋友。

92、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罗隐《魏城逢故人》

93、后来他们两个又入是在朝廷为官,可是机缘巧合之下,他们两个加入了不同的阵营,那就是当时齐国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两个人都在争夺大位,史书上有关于这一段的记载,到后也是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成功了,管仲还曾经为了帮助公子纠就在路途上给这个未来的主君受过圈套呢,可是又一次站出来替他解释,说当时两大阵营不同,都是各为其主,本无对错之分,并且说管仲这个人特别有治国之才,希望主君能够相信他,让他出任宰相这一个职位,肯定能为齐国的江山做出突出的贡献的。

94、从此伯牙视子期为知音。二人谈诗吟对,举杯邀月,对影奏琴,《高山流水》曲罢,弹者动情,听者沉醉,好不惬意。

95、羊角哀到了楚国,由上大夫裴仲荐于元王,元王召见羊角哀时,羊角哀上陈十策,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赐黄金百两,绸缎百匹。羊角哀弃官不做,要去寻左伯桃的尸首。

96、事情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在长期交往中,他们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97、这消息给楚元王知道之后,给他们建立了一座忠义祠,勒碑记其事,至今香火不绝。

98、周宣王听了大怒,斥责道:“分明是怠弃朕命。如此不忠之臣,要他何用!”便立即下令处死杜伯。此时文武百官吓得面如土色。忽然文官行列里走出一位官员,忙将杜伯拉住,连连说“不可!不可!”

99、初见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100、管仲有位好朋友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他们俩一起经商。在经商时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

101、春秋末期,韩国大夫严仲子因为受到宠信而受到了韩相侠累的嫉恨。严仲子害怕自己有一天被侠累杀害,便逃离韩国,开始游历各地,欲寻侠士为自己报离乡之恨,刺杀侠累。后闻听魏国轵地人聂政因杀人避仇,携母及姐隐迹于齐国,聂政为人仁孝侠义,武功高超,是值得结识的一个人物,于是严仲子就到了齐,寻至聂政所居,数次登门拜访,带着美酒和美食去看望聂政的母亲,并赠黄金百镒(音yì,古代重量单位,1镒为24两,一说20两)。聂政坚辞不受,但在他心中却十分感谢严仲子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此就把严仲子看做知己。聂政之所以不答应严仲子去刺杀侠累,不是因为胆小怕事,而是由于自己的老母尚在,不能为朋友而牺牲自己。

102、眼见曹寅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的亲戚李煦连忙将曹寅的病情告诉康熙。远在北京的康熙听说后,专程派人八百里加急给曹寅送去药金鸡纳霜,试图挽救老友的生命。

103、玉楼深锁薄情种。——秦观《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104、八拜之交,是旧时中国社会交际习俗。一般人都认为八拜之交是行八次下拜之礼,但其实这八拜,拜的是八份感天动地的友情。

105、其它考生都是从孝道角度出发,给出肯定答案。而一向务实的陈亮从本心出发,做出的回答是这样的:一年四次朝拜太上皇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皇帝关键是把天下治理好,收复失地,是否朝拜已退休的前任并不重要。这个答案让光宗皇帝眼前一亮,正中下怀,于是陈亮成了新科状元!

106、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马克思和恩格斯

107、后来发现,因为这样,所以天空格外明亮。明亮到可以看见自己。

108、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109、雷义回乡又被举荐为秀才,雷义要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因此遍乡里传颂他们两人的事迹,说道:胶和漆自认为融为一体,坚不可摧,还不如陈重与雷义,荣辱与共,生死相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