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名句赏析解读
1、后用以描述有情男女新相知的快乐和分别的痛苦。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2、含情注视巧笑多么优美,你爱慕我的姿态婀娜。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解读)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的侵略,维护楚国的独立,实行清明的政治。诗人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而无一生,他也是心甘情愿,始终不悔。这种精神,影响了千百代人民。
4、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贾谊《楚辞》
5、王孙久留深山不归来啊,满山遍野啊春草萋萋。
6、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宋玉对楚王问》)
7、(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8、《千字文》(朗诵视频+注音+译文完整版+蔡国庆父子演唱)
9、(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楚辞名句赏析解读)。
10、《楚辞》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11、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1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13、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远游》
14、此句奠定了中国文学中的悲秋传统,秋气肃杀,易勾人感伤悲凉之情。
15、《楚辞》作品或者效仿楚辞的体例有时也被成为楚辞体或骚体。骚,因其中的作品《离骚》而得名,故后人或谓之骚,与因十五《国风》而称为风的《诗经》相对,分别为中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鼻祖。后人也常以风骚代指诗歌,或以骚人称呼诗人。
16、(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7、 此文通过白描的手法,详细而有条不紊地记述了他所得到的一个微雕作品——核舟,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18、(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9、想到草木不断飘零凋落,担心美人会到迟暮之年。时光无情,美好事物的逝去更令人感伤。屈原担心随着时光的流逝,功业未成,时不我待。
20、“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2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22、(解读)宝玉藏在山中,连山上的草木也显得滋润;珍珠产在深渊里,连涯岸也显得不干枯。学问、韬略藏于胸中,自然会行为举止不俗,气魄风格不凡。若无内才,即使有漂亮的外表,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2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25、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宋玉对楚王问》)(解读)他唱的歌曲愈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宋玉的这句话表达了不为人知的苦闷,同时也表现了君子不与小人同日而语的崇高情怀。
26、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大司命》)
27、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屈原《卜居》
28、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29、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左边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3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解读)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解读)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3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解读)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35、所有作品必须是原创,禁止一稿多投,平台不负责版权纠纷,文责自负。
36、(译)孔子说:“到了一年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后凋谢的。”
37、(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38、风吹飕飕落叶萧萧坠落,思念公子徒然烦恼横生。
39、(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40、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4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2、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九章·涉江》)(解读)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4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4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45、1-12年级208篇古诗文学习指导(友情链接)
46、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47、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48、人的寿命本来就各有短长,谁又能消除悲欢离合之恨?
49、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国风·王风·采葛》楚辞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5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51、(解读)鸟飞千里终回到自己的老窝,狐狸死的时候,据说那个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