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和注释【文案75句摘抄】

admin 说说大全 2023-09-06 16:26:22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和注释

1、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和注释)。

2、(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3、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4、  我们住的楼上,有好几个跟暖暖差不多大的孩子。因为孩子的缘故,家长们挺熟悉的,见了面会拉着孩子一起热络地互相打招呼。

5、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6、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7、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8、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9、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10、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11、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12、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3、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5、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6、自东汉至20世纪初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辨伪,学界主流均视《家语》为伪书,怀疑《家语》为王肃伪作。但是,《家语》究竟是否伪作?其史料价值如何?

17、Sorrowawaitsthosewhodon’ttakealongview.

18、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后落叶的。"

19、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0、这里,可举我在翻译《论语》时的一个例子:“君子无可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我的译文是:Thereisnocontentionbetweentwomenofhonor.Theonlyexceptionisperhapsduringarchery.Evenso,whentheconteststarts,thetwoarchersbowtomakewaytoeachother.Andwhenthecontestends,theydrinkandtoasttoeachother.Sotheyarequitelikethemenofhonorwhentheydocontest。此处,我把“揖让而升”译为bowtomakewaytoeachother,把“下而饮”译为drinkandtoasttoeachother,都是在文中有所解释。

21、   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即合于礼。复礼,归于礼。

22、在中国,有尊孔读经的传统。但尊孔读经,需知其来时路,需示人以大信。在进入岳麓书院的入口处有一自卑亭,源出《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迩者,近也;卑者,低也。意说人追求道德修养,好比长途跋涉、攀登高峰,须从近处开始、从低处而上。传承中国文化,就应当有时刻往高处走的精神。

23、  在我们引导孩子的社交能力时,如果孩子有了一点社交能力上的进步,我们要给予中肯的赞扬:“我知道这对你来说不容易,很高心你做到了。”

24、当时我译为:SeldomdidtheMastertouchonthesubjectsofpersonalgain,fateandhumanness.

25、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26、  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lè,不应该读yuè。 

27、(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28、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29、(翻译)孔子说:“工匠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要事先修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为那些卿大夫中的贤人服务,与那些士人中的仁人交友。”

30、(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31、△ “古典名著全本注译文库”《孔子家语》,岳麓书社出版

32、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33、宋代大儒朱熹《朱子语录》认为,《家语》为王肃的“编古录杂记”,“其书多疵,然非肃所作”,不过,“虽记得不纯,却是当时书”。元人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大量引用《王肃序》等,并撰《新刊标题句解〈孔子家语〉》,从史料学角度肯定了《家语》及其所附汉孔安国后序的价值,认《家语》为《论语》“别出”,“散在人间”后又有“好事者或各以意增损其言”,而孔安国“于是因诸公卿士大夫,私以人事募求其副,悉得之。乃以事类相次,撰集为四十四篇”。他引孔安国孙孔衍奏言,认为孔安国改孔壁藏书之“古文科斗”为“今文”,“读而训传其义”,且在“撰次”《家语》后,“会值巫蛊事起,遂各废不行于时”。

3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35、本书是鲍鹏山教授研读孔子多年凝成新感动之作,是对孔子理想和情怀、人格与精神的体悟,是一部阐发孔子思想现代价值的佳读本。

36、  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形容词做名词。新,新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37、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  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译为贤人。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表示看齐。 

3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0、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41、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2、(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4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4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45、(翻译)孔子说:“面对着合乎仁德的事,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46、(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47、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48、   譬如:比如。篑:盛土的筐子:中止,停止。往:前进。

49、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50、即便有再多人把重温《论语》认定为尊孔读经,即便有更多的学者和网民对尊孔读经,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解、质疑和群情激奋。但,在两千多年前的诸子争鸣时代,在往返奔走列国宣扬其仁义学说的进程中,孔子究竟为何能讲出那些包罗万象的言论,到底说着怎样的包容哲学、历史、社会、经济、军事、文化、艺术、教育、宗教等诸方面的儒家思辨,如何融会忠恕孝悌、宽信敏惠、智勇刚毅、温良恭俭等道德规范于只言片语中,其背后有多少思想对应着当时的一点一滴?无数人都在思考和诠释,都在寻觅和坚持,都在努力地还原孔子的伟大。

51、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埃”

52、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5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5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55、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56、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57、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58、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59、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60、清人陈士珂撰《孔子家语疏证》,质疑伪书说,根据有二:一是质疑颜师古“既未见安国旧本”,又“安知今本之非是乎”?二是“周末汉初诸子,其称述孔子之言,类多彼此互见,损益成文,甚至有问答之词,主名各别。如《南华》‘重言’之比,而溢美溢恶,时时有之,然其书并行,至于今不废,何独于是编而疑之也”?证明《家语》实乃渊源有自。

6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2、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当今学术界大多认为《家语》不尽为王肃伪作,该书在研究孔子弟子方面,有比《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更明显的优势,而且还可以推进“孔老”及早期“儒道”关系、孔子的圣王观、礼乐思想等诸多议题的研究。已有证据说明《家语》早于《说苑》。有学者认为,在讨论颜回生卒年寿上,可以据《家语》纠正《史记》之讹。王德成等认为,因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价值,《家语》的史料价值超过传统公认的孔子研究的任何资料。

63、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6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65、(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66、  转折。(可译为却)例:人不知而不愠。 

67、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68、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69、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70、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71、(翻译)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72、(翻译)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做人的根本,用礼仪来实行它,用谦虚的话来表达它,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它。这才是君子啊!”

73、《孔子如来》方便了我们真实了解孔子及儒学,对我们近距离地探究其如来轨迹,很有裨益。我们读经典,读经典学说,读传奇人物,读俱往矣的如烟春秋,既要领其真义,也要解其味道,方会大快朵颐而清心。品读孔子,其本身就是一种崇学形式、一种精神寄托、一种道统传承,传承孔子学思人生的真实味道。我们期待鲍鹏山能对《孔子如来》进行后续解读,能向读者传递孔子的哲人风范,照亮世人对包括孔子及其儒学在内的所有文化、学术和历史的敬重与尊重,开启人们平静地审视和对待尊孔读经和国学认识本身,积极秉承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对接理念,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文明的现代化发展。(向敬之刘晨烨)

74、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