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警句片段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三军中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4、即使所有人都厌恶一个人,或者所有人都喜欢一个人,我们都要仔细观察,不可随声附和,人云亦云,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6、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论语》中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8、乡原,德之贼也
9、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10、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1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2、凡是油嘴滑舌的人,看人脸色行事的人,一般都比较缺少仁爱之心,为人不厚道。
13、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7、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之,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加以改进。
18、出了问题,君子首先责备自己,而小人首先责备别人。
1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0、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1、——《论语·季民第十六》
22、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23、如果说了大话,却又做不到,或者只做到一部分,不能完全做到,君子就会以之为耻。
24、儿子犯了错,父亲为他隐瞒;父亲犯了错,儿子为他隐瞒,虽然看上去好像不那么正能量,但这已经体现出人性的耿直来了。
2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26、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27、译文:孔子说: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28、“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把“仁”看作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29、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3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警句片段
31、老子:“无用,安知不是大用,弱则生,柔则存,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啊。”
32、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特别有智慧和特别愚笨的人,往往都是可造之材,能够坚定不移老老实实地去做事,只有中间的人,才会高不成低不就。
33、——《论语·子罕》
34、子曰: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3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37、所谓“温故而知新”,听闻别人讲道以后,也不加以认真学习,就随便讲给他人,这不是在教人,而是在害人。
38、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39、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4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1、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42、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祸起萧墙的出处)
43、孔子:“可丘毕竟不能像葫芦一样挂在门楣上无用于世。”
44、: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45、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戒之在色;及其壮也,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
4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8、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9、:道,不同,不相为谋。
5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5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5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4、孔子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5、孔子:“苛政猛于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言必行,行必果
56、每天都能知道一些新的知识学问,并且能够时时温习,不至于忘记,这就算是好学之人了。
57、即使意见不同,君子也能与人和谐相处,不会剑拔弩张,必欲致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小人喜欢结党营私,盲目追求一致,却很难与人相处。
5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59、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犯了过错,如果还不肯忏悔改过,那就是真正的过错了。
60、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论语警句片段
61、——《论语·述而》
6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63、——《论语·颜渊》
6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5、孔子日: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义瞽。
66、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67、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68、老子:“孔丘啊,当今之世王纲失序,礼乐纷乱,你还要推行礼乐仁义吗?”
6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
70、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71、”老子:“那就索性放弃吧,名爵者,公器也,不可久居。”
72、——《论语·卫灵公》
73、从我们传统文化来讲,凡事都有“体、相、用”三个方面,先有体,次有相,然后有用。这里的“性”指的就是本体,“习”指的就是用,不但是人,乃至万事万物的本性都是相近的,所以说“性相近”。但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到后来差异越来越大,所以说“习相远”
74、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7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6、译文:孔子说: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77、小人之过也,必文
78、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79、老子:“那就不要在意天下的误解吧,富人赠人以金,我没有金子,就送你这几句话吧。”
80、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81、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82、季氏将伐颛臾名句有:
83、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第十六篇《季氏篇》,其中的名句是:
8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85、:朝闻道,夕死可矣。
86、自己犯了错,从重责备;别人犯了错,从轻责备,这样做人才厚道,就不好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87、译文:孔子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
8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8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0、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警句片段
9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92、君子不会因为个人的喜好厌恶,就举荐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也不会随意否定一个人正确的言论。
9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9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5、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96、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97、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98、孔子:“先生微言大义,吾道一以贯之,先生的道是大道无形,不限于世间万物,而我的道则只在人间。”
9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00、君子勇于改错,而小人有了过错,一定会编造谎言,掩饰自己的错误。
10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2、有些人假装能干,其实没什么能耐,什么事都办不成。就好比凿穿墙洞入室行窃的小偷,虽然身往前进,但内心胆怯,因为做贼心虚。
103、巧言令色,鲜矣仁
10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05、自己行为端正,即使没有下令,别人也会跟从效仿;自身行为不端,即使强下命令,别人也不会服从。
106、对于一般的女人和小人,都比较难以接触。如果和他走的太近,他就会有失恭敬;如果对他疏远,他又会心生怨恨。
107、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0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0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10、对待别人,不要求全责备。只要大的方面能把持住,就算在细节上有些瑕疵,这人也是可以的。
111、《论语》是记录孔子极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有有关行为规范的句子,例如: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出自《论语·阳货》。弃,鄙弃。
112、做官的人,在办完公事以后,如果还有余力,就要继续研究学问。读书的人,在学问丰足以后,就要出来做官,为天下苍生造福。
1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14、传播从道路上听闻的传闻,这是有道德的人所鄙弃的事。这是孔子教导学生的话,意在劝学生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人对事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
115、乡原,就是老好人,这种人善于伪装,看上去是善人,其实是和稀泥,与坏人同流合。这种人很容易乱德惑众,贼害道德。
1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7、——《论语·为政》
11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19、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120、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
论语警句片段
121、——《论语·里仁》
1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3、成人之美,美中不足,尽善尽美,价廉物美,两全其美,十全十美,美轮美奂,良辰美景,美不胜收,天公作美,美人迟暮,美其名曰,美轮美奂,至善至美,天不作美,美人迟暮,美女簪花,美雨欧风,四时充美,一双两美,珍馐美馔,美益求美,啧啧称美,艳美,将顺其美,虚美隐恶,精金美玉,美意延年,顺从其美,天降美事,志美行厉,乐成人美,美男破老,掠美市恩,美轮美奂,香草美人,良辰美景,成人之美,貌美如花,精美绝伦,无缺,美芹之献,信言不美,美玉无瑕,传为美谈,美如冠玉,黄梁美梦,逞娇呈美,美意延年,羊羔美酒,美言不信,溢美之辞,不敢掠美,凤毛济美,甘言美语,顺美匡恶,同美相妒,无疵,无缺,休声美誉,溢美溢恶,逞娇呈美,侈衣美食,传为美谈,醇酒美人,东南之美,斗美夸丽,风和日美,功一美二,将顺其美,精美绝伦,乐成人美,良时美景,良宵美景,掠美市恩,美玉无瑕,美言不信,攘人之美,世济其美,释回增美,甜言美语。
124、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12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126、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27、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28、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129、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130、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131、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13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133、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134、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135、孔子:“丘惭愧,一无所成。
136、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