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写的古诗端午节优选汇总184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16 09:50:27

屈原写的古诗端午节

1、佳人相见一千年。

2、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3、作者:刘禹锡

4、往事莫论量。

5、译文: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

6、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7、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8、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9、唐·殷尧藩

10、《赋端午》唐代·杜甫

11、作者:苏轼

12、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

13、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14、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

15、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16、作者:殷尧藩

17、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18、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1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0、等闲惊破纱窗梦。

21、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22、译文:端午节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可笑的是楚江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23、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24、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25、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26、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27、檐下楣前艾一枝。

2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29、③《端午》

30、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屈原写的古诗端午节

31、【明】汤显祖

32、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33、篇一:端午日赐衣

3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写的关于粽子的诗句

35、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36、译文:屈原已沉江自杀,楚人为他的不被容纳而悲哀。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撼恨,反而追寻他死后的遗踪。(只留下)碧绿的沅湘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

37、《端午即事》文天祥(宋代)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38、篇四:临江仙

39、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40、竞渡龙舟旗猎猎,闲观童叟岸依依。

41、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42、流香涨腻满晴川。

43、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44、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4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46、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47、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48、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49、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50、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51、篇五:屈原塔

52、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53、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54、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55、篇十四:竞渡曲

56、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57、篇十五:贺新郎·端午

58、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59、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60、节逢端午粽香滋,

屈原写的古诗端午节

61、篇七:端午

62、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63、清·李静山

64、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65、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66、深院榴花吐。

67、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68、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69、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70、竞渡龙舟旗猎猎,

71、《端午日》殷尧藩(唐代)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

72、《屈原塔》苏轼(宋代)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7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74、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75、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76、碧艾香蒲处处忙。

77、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78、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79、《端午》

80、《赋端午》

8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82、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83、【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一】  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5、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8、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9、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1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1、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3、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1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5、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1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7、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1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9、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  2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  2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2、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23、魂兮归来!——《招魂》  24、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25、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26、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2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渔父》  2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29、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30、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屈原写端午节的诗句二】  1.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2.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3.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4.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5.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6.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7.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8.  世溷(hun)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9.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  10.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11.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12.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13.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14.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15.  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天问》)  16.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chai)?(《离骚》)  1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8.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19.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20.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21.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22.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23.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24.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25.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26.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27.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28.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29.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30.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84、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85、作者:舒頔

86、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87、作者:刘克庄

88、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89、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90、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屈原写的古诗端午节

91、生绡画扇盘双凤。

92、篇六: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93、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94、《节令门·端阳》

95、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96、【宋】梅尧臣

97、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98、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99、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100、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01、作者:江南靖士

102、唐·张建封

103、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104、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05、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106、《竞渡歌》

107、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108、篇三:端午日

109、篇二:端午

110、唐·文秀

111、细缠五色臂丝长。

1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____赵蕃《端午三首》

113、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114、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11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16、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17、作者:张耒

118、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119、灵均标致高如许。

120、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屈原写的古诗端午节

121、作者:欧阳修

122、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123、《端午》文秀(唐代)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24、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125、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26、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127、【唐】杜甫

128、②《午日处州禁竞渡》

129、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130、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131、篇十一:浣溪沙·端午

132、作者:文秀

133、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134、历代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很多,如下几篇是其中代表作。

135、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136、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137、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138、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139、篇十:南歌子·杭州端午

140、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141、节逢端午粽香滋,檐下楣前艾一枝。

142、①《五月五日》

143、课文原文:

144、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145、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

146、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47、离骚读罢总堪伤。

148、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149、篇九:和端午

150、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

屈原写的古诗端午节

151、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152、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153、作者:陈与义

154、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155、早已有游人观渡。

156、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157、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158、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159、篇十三:渔家傲

160、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161、《七律·端午》

162、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163、篇十二:小重山·端午

164、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165、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166、篇八:澡兰香·淮安重午

167、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168、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169、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170、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171、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172、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73、屈原,名平,字原。汉族,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174、朝代:唐代

175、作者:杜甫

176、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177、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178、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

179、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180、作者:吴文英

屈原写的古诗端午节

181、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182、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183、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18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