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文案54句摘抄】

admin 说说大全 2023-11-25 10:26:34

川端康成

1、川端康成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

2、如果说,爱情真的可以幻化为一门自我折磨的艺术,那么,这门艺术具迷惑幽玄的特质就在于它覆水难收的“缺憾性”。

3、母亲亡故后,年老的祖父母收养了年仅三岁的川端康成。

4、我想,《初秋山间的幻想》可以是川端康成热爱生命的初申明,很难说他的自杀是对自己的背叛。

5、中国的老舍、美国的海明威、日本的川端康成,他们三人同生于1899年,终又都选择了用同一种方式结束自己的人生旅途。

6、这话让孑然一身、无依无靠的川端康成心头涌上一股暖流,一丝感情的涟漪也荡漾开来。

7、少女的嘴唇,也能被他描摹出电影画面的质感。

8、一个人如果死得快乐,如果认为死是一种恒久的解脱,世人就不应为他叹息,因为快乐的死亡总好过灵魂里面深层次的疼痛,有朝一日,对生命也心不在焉了。

9、对此余华是这么描述的:川端康成叙述中的凝视缩短了心灵抵达事物的距离。(川端康成)。

10、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口含煤气管的自杀方式离开了人世,未留下纸质遗书。他早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川端康成)。

11、这是一段少年情事,在意外的邂逅与注定的离别之间:青年学生“我”在旅行途中结识流浪艺人一行,与其中的小舞女阿薫产生了朦胧情感,但终因日本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双方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而未成眷属。法国电影大师罗伯特·布列松(RobertBresson)在其著作《电影书写札记》中说:“电影书写是一种用运动画面和声音构成的写作。”川端笔下这个名叫“阿薫”的伊豆舞女,之后曾6次借电影书写的方式,成为20世纪后半叶日本纯美风格的影像叙事。6个不同版本,融聚了日本几代杰出女演员,早在1933年由田中绢代主演,1963年的吉永小百合、1974年的山口百惠则是为人熟知的两个女主角版本。

12、1918年,川端康成离开繁荣的城市,去往景色瑰奇的伊豆半岛游玩,途中偶遇一舞女。只是命运弄人——这个舞女也叫“千代”。

13、后,纯净的叶子在大火中丧生......“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泄了下来。”

14、⊙文章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总第874期,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15、他一定是去了天国吧,那里美好、宁静,充满了爱与被爱;

16、每一本都是川端康成的传世之作。至美之作,淡淡哀伤,却道尽爱情、婚姻、人性。

17、一方面他是孤独的艺术家,另一方面他又是热衷旅行的社交家。

18、千只鹤是日本一种包袱,皮上的花纹,而在这里,他写的是对于恋人的想象,同样是川端康成唯美作品之中的一部,它表现了的恋人,在男人心目中的想象,在一个日本人的眼里,一个的女人应该是怎样。而括号中所写的波千鸟则是该小说的续集,他写的是一个的妻子,这两部作品合起来写的都是一个日本男人心目中的梦,日本的那种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这部小说作品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的后一部,其文学性和观赏性可见一斑。

19、川端康成作为一名日本著名的作家,也是日本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充满了日本的美学意识和生死观。从他的作品中可以读出日本这个民族的性格,也能够让更多的人对日本更加了解。他的代表作有很多,其中为著名的,大概就是《雪国》和《古都》等作品。

20、老人银白的发丝一丝不乱,全部往后梳起,这就是诺贝尔获奖作品《雪国》、《古都》、《千只鹤》的作者——川端康成。

21、而当浮士德对当下那一刻高呼“停一停吧!你太美了”的时候,他就死掉了。这或许也是川端对自己死亡命运的预告与设定——

22、③他极喜欢户外出游,光荣当选文艺圈内“佳旅伴”。

23、川端康成的文字中,曾多次表达对岚山的景色的赞美。春秋的樱枫、嵯峨野的竹林、苍翠山间的河道,以及晨间的迷蒙轻雾。 

24、与姐姐一起上树抓鸟、下河摸鱼,然后一身泥泞地回到家,冲个热水澡,美美地睡上一觉;

25、与诺贝尔文学奖同来的,还有蜂拥而来的拜访者、祝贺者、采访者,各界名流陆续到来,家里被层层包围,水泄不通——空前绝后的热闹。

26、作者:  (日)川端康成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原作名: 伊豆の踊子译者:  唐月梅 / 叶渭渠 

27、对于这个破坏婚约离开他的女人,他仍心存善意,天天带着水壶和饼干沿街寻她,并说:“她即使这样破坏了婚约,我还是希望她能平安”。

28、时间: 4月16日(本周六)14:30-16:30

29、川端康成笔下的人物从群体上考察,在小说中所形成的空间范围较小,但就人物个体来说,所占的空间范围又很大。他的小说大都写男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他不太注意主人公的种种社会关系,因而与主人公相关的众多人物都被作家艺术地简化掉了,这样,小说中往往形成几个主要人物的活动,显得笔墨洗练,人物性格、情感变化更丰富。

30、许多年之后再想起川端康成,再读一读他年轻的《初秋山间的幻想》,我也不由生出了一些幻想。

31、伟大的作家能更深刻地感知时代的命运,但有时候,却无法把控自己的人生。

32、盛名带来的关注与掌声,让他苦恼不已,也让他开始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所在。

33、当代网友、因工作需要而饱读川端文字的我则会这么说:

34、“噢……”我只应了一声,就在这坐垫上坐了下来,由于爬坡气喘和惊慌,连“谢谢”这句话也卡在嗓子眼里说不出来。

35、日本著名当代作家三岛由纪夫形容过川端:跟他对面,“被默默地、死死地盯着,胆小的人都会一个劲擦冷汗……有个刚出道的年轻女编辑初次访问川端,运气很好或者说运气很坏,因为没有其他来客。但川端半个多小时拿那妖气的大眼睛一言不发地盯着对方,女编辑终于精神崩溃,‘哇’地伏身大哭”。

36、1970年,川端康成的好友三岛由纪夫自杀后,他被准许进入现场,出来后,他自言自语:“三岛君,你不应该死在这里,应该是我死在这里。”

37、也正是这样的凝视下,他才看见了那朵在凌晨四点被世界遗忘的、未眠的海棠花。

38、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

39、1968年12月10日,川端康成以其“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身着印有家徽纹章的和服,佩上文化勋章,出席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颁奖仪式,并作了《美丽的日本和我》的著名演讲。

40、什么时候,你能与一个老人待一个下午,饶有兴趣地听完他精彩或不精彩的人生故事,那说明你已经成熟。

41、这是日本传统美学中“物哀之美”的应有之义。从8世纪的《万叶集》,到11世纪的《源氏物语》,都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对“物哀”风格的追求。江户时代末期的国学大家本居宣长,在他所著的《源氏物语》注释书《源氏物语玉の小栉》中提出了“もののあはれ”(物哀)的文学理念。本居宣长认为:“生的诸多情状,尽现于恋情中,苦涩、悲伤、怨悱、愤怒、有趣、欣喜等皆有之。若舍却恋情,则人情之诸多深细处、物哀之真髓,皆难以显现。”在物哀的多层结构中,男女恋情是核心内容,哀是其高境界。不痛,不爱,似成定局。

42、作家评选入围名单出炉!你喜欢的作家入围了吗?

43、比如说海明威和他的《老人与海》,我能听到的只是一种对生活和生命的呼唤,是弱小的人类对上帝发出的呼救。你能被小说的那种稳重甚至显得缓慢和疲惫的讲述刺激出相反的心情,你于是领会了海明威。

44、三谷菊治的父亲是著名的茶道师傅,曾与一位叫栗本近子的女子有染,后又钟情太田夫人。他去世四年后,在栗本近子举行的茶会上,菊治与太田夫人不期而遇,太田思恋昔日情人,竟移情于其子菊治,菊治也接受了这背德的爱……《千只鹤》表现了爱与道德的冲突,对日式风物与心理的刻画细腻到,字里行间仿佛有洁白的千只鹤在晚霞中翩翩飞舞。

45、——沉默、行胜于言、敏感迂回、内心暗涌的温柔。

46、1968年12月10日,川端康成凭借三部代表日本美学的巅峰之作——《雪国》《古都》《千只鹤》,成为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诺奖评委给出了这样的颁奖词:“以非凡的敏锐,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

47、那时候的川端康成,有疼爱他的父母,有爱护他的姐姐,有一个完满而幸福的家庭。然而,两岁的他对于这一切并无印象。

48、他来到雪国的温泉旅馆,邂逅了艺妓驹子,并被她的清丽和单纯所吸引,甚至觉得她的“每个脚趾弯处都是很干净的”,后来又两度到雪国和驹子相会。

49、川端的《伊豆的舞女》,即带有明显私小说的特征:

50、川端康成在作品里写人叙物,但归根到底描绘的都是对于爱和美的感受与记忆。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川端康成的文字常被冠以“朦胧、梦幻”这样的形容,如水中观月梦里看花,总隔着那么一层模糊的纱。

51、写自然的灵性,他说: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丽。

52、一次极为偶然的机会,他同伊藤千代相识,两人惺惺相惜,陷入热恋的川端康成沉醉在难得的幸福里,甚至,与千代订下婚约,想与其走向婚姻。

53、却未曾到,这段感情再次以失败结尾——1921年11月7日,伊藤千代给川端康成写了这样一封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