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廉洁小故事50字-摘抄25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27 09:27:32

包拯廉洁小故事50字

1、陈清夫妇携乌盆上路,在桥头遇到丁万,指丁万谋财害命,但乌盆在日光下不能说话,陈清与凤英唯有夜行晓宿。到了开封府,包大人听完陈清伸冤,审问乌盆,乌盆不语,陈清挨杖,被掷出衙门外;陈清又痛又怨,乌盆解释衙门前有门神,他的魂魄不能进入。

2、清正廉明的包拯包拯是宋朝杰出的政治家。

3、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中国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其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进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谥孝肃,赠吏部尚书。

4、包公听后,沉吟了一下,忽然有了主意,便叫王朝、马汉把石头抬到一间祠堂里面说是要审它。霎时间,包公审石头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人偕知,第二天百姓急先恐后地涌进祠堂,都想亲眼看看包大人审石关泊奇案。

5、睿智的包拯;

6、公正的包拯;

7、铁面无私的包拯;

8、清廉的包拯;

9、陈清晚上再击鼓伸冤,要妻带乌盆从后门进入;包大人再见陈清,陈妻带乌盆到堂上,包大人询问乌盆有何冤情,乌盆不语,陈清和凤英急疯;原来李浩死时赤条条,怎能见包大人?包大人脱下官服盖乌盆,李浩冉冉出现,细诉冤情。包大人缉拿丁万夫妇,把两人就地正法。

10、改编自《包公传》。瓦缸店主人丁万为谋李浩身上的巨款,把他毒死之后,赤条条投进瓦窑烧成一乌盆,刚巧书生陈清来买夜壶,丁万就把乌盆送予他。陈清深宵未眠,突听到人声叫陈公子,只见乌盆幌动,声音从盆内发出,乌盆告知惨案,求陈清向包大人代为伸冤。

11、为民请命的包拯。

12、黝黑的包拯;

13、包公便:“把这偷钱的贼抓起来,带上公堂!”这一大喝,令众人莫名其妙,议论纷纷,每人心里都想:“包大人是凭什么说这汉子是偷钱贼?”包公重新升堂,开口问汉子:“你叫什么名字,家住那里?”“我叫王小三,家住王家村。”“你是如何偷张小友的钱的,从实招来。”“大老爷,小人没有偷他的钱,真是冤枉啊!还望大人明鉴。”“证据在此,你还想抵赖。”

14、所以包拯好在能一碗水端平,这不简单。这个皇帝头脑还算清楚,否则早被免官或被小人迫害了,历史上的包拯立志要做清官,是有口碑的。值得歌颂,是官员的楷模。

15、刚正不阿的包拯;

16、老百姓看见包公破案这样神速,都欢天喜地说:“我们端州来了一位好清官。”一位老人顺口溜道:“端州来了包老爷,百姓从此见青天;男耕女织勤劳动,岁岁丰收谷满仓。”

17、正直的包拯;

18、威风凛凛地坐在临时摆高的公堂上,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你这块石头,坐在你身上打盹,弄得他卖糍粑的钱不见也,定是你偷了,快从实招来,以免受刑。”包公一连问了三声,石头却沉默不言。包公看见石头不做声,顿时怒目一睁喝道:“这块顽石死不开口,打它三十大板。”石头挨打后,仍旧没有做声。包公又喝道:“再打三十大板,看它招也不招。”这时,看的人挤了一祠堂。包公笑着开口说:“列位乡亲父老,这顽石偷了钱,死不承认,我看这真可怜,大家就伸出友爱仁慈的手,每人送他一枚钱,好不好?”大家听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好!我们听的话。”包公叫守住祠堂左右两边的小门,不准任何人出去;在大门口放了一只装了水的木桶。包公走到木桶前,带头投了一枚铜钱下去,然后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看老百姓,出一个人就投一枚钱于水桶中。一人、两人、三人……。当有一个汉子将铜钱投入水中时,包公发现水面上浮现了一层油膜。

19、他为官清廉,公正不阿,铁面无私,足智多谋,被誉为“包青天”。  他清正廉明的名声传遍了各地,无人不知他“包青天”,也因此被调到京城,当了开封府的知府。他走到哪里,那里的人民就洗尽冤屈。他身为知府,却从不摆架子。只要是有人违犯了国法,就算是皇亲国戚,他也毫不留情面。在皇上面前,包拯处事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毫不畏惧。“公私分明,爱憎分明。”这就是他的处事风格。不因他得罪过他,而,仗势判罪。他是当时难得一见的大清官,曾经,位列三长的元老,由于他判了他的外甥的死刑,而让皇上的爱妃去在皇上面前煽风点火,让皇上召包拯前来,质问于他。他把程元所做的事写成奏折,上报于皇上,让皇上明辨是非。  包拯他曾经掩门不接圣旨,不听太后的口谕,不论陈世美为当今驸马之身份。陈世美是一个贪图荣华富贵,抛妻弃子,不孝父母的千古罪人,小人。他的此种品德怎可贵为状元?  秦香莲带着她的儿女来到京城,状告陈世美。包大人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便毫不犹豫的接下此案。若是其他朝廷官员,早已因为陈世美现在的身份而不接此案。就在要判陈世美的死罪之时,太后及时赶来挽救陈世美,可他不听太后口谕,甚至敢反驳太后的无理要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皇上所下之赦免陈世美之圣旨已到开封门外,他便命令展昭掩门不接。太后亲自来劝说他,可他也不听,当着她的面,就把陈世美铡下头颅。  如今,包拯已成为清正廉明的代名词。他从古至今被称为“包青天”,让世人永不忘怀。

20、于是包公拿起那块起油膜的铜钱,大声地说:“各位乡亲父老,张小友是卖的,铜钱丢入篮中,难免沾有油渍,钱一旦投入水中,就会浮现油膜。我想每个人出门带钱,若发见钱上有油渍,大都会洗干净的,免得弄脏衣服。因此我便心生一计,引诱乡村父老及过路行人,都来看“审石头”怪案。偷钱的贼大概已会混进来看希奇的,如果是这样,就正合我意了!各位乡亲今天能破案全赖大家支持合作,谢谢!王小三听完包公的话,吓得面如土色,连忙爬在地板上,叩头如捣蒜,承认自己偷了张小友的钱,恭恭敬敬地把钱拿了出来,听从的处罚。

21、公私分明的包拯;

22、英明果敢的包拯;

23、西门豹主人公西门豹包拯,包拯为官清廉公正无私,自己的舅舅犯了法也要打板子

24、宋朝在位时,端州城郊有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名叫张小友,他父亲靠炸糍粑卖来维持生活。有一天,张小友放学后,他帮助父亲提糍粑上街叫卖。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刚过就卖完了。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见路旁的大树下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不坐下来休息。知他一坐下来,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等他醒来时,一摸篮子里的钱,发现被偷去了,小友忍不住大哭起来。正当他哭得伤心时,恰好路过此地;叫马汉过去询问原因。小友哭着对说:“大老爷,我卖的铜钱,被偷去了。”

25、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分享: